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去年,十九大報告指出,過去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包含方方面面的,城市化進程、產業結構、社會管理制度……房地產作為長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地位,涉及國民根本生活需求的產業,自然也要進入新時代,也要適應時代特點調整。對此,我們去年初開始就已經有多篇文章提出了“樓市下半場”的概念,并對樓市下半場的發展特點做了分析。現在,兩會召開,政府工作報告等對“樓市下半場”有了更明確的規劃,這將給我們房產投資指出更明確的方向。
2018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樓市的一個核心定位,還是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這是與十九大的思想,與我國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安居宜居,要分開來看,這是政府對樓市的兩個目標:安居、宜居。提安居,是因為目前房價高漲,很多人居住剛需都不能解決,難以安居;說宜居,是因為我國房地產發展還比較粗曠,即便我們買了房,也只是能安居,還遠遠夠不上宜居,比如社區服務差,比如噪音,比如綠化差等等。
為此,未來樓市發展趨向兩個方向:
一個是社會保障性的,解決人民的安居問題。這包括現有的廉租房、經適房等保障性住房,但正在被淘汰;未來真正能夠解決大部分群眾居住剛需的,政府寄希望于租賃性住房,所以政府正在大力扶持租賃市場發展,這反映到投資市場,就是商品房交易受限,租賃經營迎來政策利好,宜租的房屋在樓市越來越受歡迎;此外,還有共有產權房等房屋制度作為租賃市場和商品房交易市場的補充和過渡。
樓市的另外一個方向就是依靠商品房市場解決宜居問題,既要宜居,物業品質就要高。這其實很好理解,一方面現在的大部分有房族逐漸迎來改善性需求,需要換大房子,換教育、醫療等配套完善的好房子,照顧年邁的父母、求學的子女;另一方面,真正租賃市場發展起來之后,中低收入者的購房需求就不會那么迫切,不再像現在一樣,很多人收入不夠就湊合著買老破小房子,未來大家可能更青睞于資金充足一點,買房就直接買能滿足較高生活品質的。
這反映到商品房市場,就是中大戶型及中高端物業會越來越受歡迎,同時購房者對房屋配套要求也更高,這不但包括物業內部的管理、綠化等,還包括周邊醫療、教育、商業等配套資源。也就是說,住房消費進入生活享受階段,未來的開發商將不僅僅是賣房子,而且要提供優質生活方式。現在市場已經有所反映,如很多開發商已經全面追求精裝修房出售,眾多城市也出臺了一定時限后房屋只能全裝修開盤的政策。這就是要求開發商直接給用戶提供最舒服便捷的入住服務,也避免后期裝修等對社區造成污染等。
基于此,開發商也在調整策略,正在積極研究市場特點,加強產品研發。而我們投資者,選擇物業時也需要相應轉換思維。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