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7 15:59 作者:桂浩明 來源:http://master.10jqka.com.cn/20 瀏覽量:
發生在新三板某筆協議成交上的烏龍指事件,引起了市場各界的關注。監管部門緊急行動,很快就對協議成交制度作出修改:設置上漲200%、下跌50%的交易限制。
眾所周知,滬深股市曾經也沒有漲跌停板制度,1994年底,作為當時穩定市場秩序、抑制過度投機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始實行普通股票漲跌10%、ST股票漲跌5%的限制價格異常波動措施。20多年來,雖然也不時有人提出希望取消漲跌停板制度,但一直沒有得到有關方面的回音,也沒有成為市場重點關注的事項。開設新三板以后,考慮到其交易活動存在“場外因素”,并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承認“場外因素”的合理性,因此在協議成交模式中,就沒有設置漲跌停板制度。有人統計過,這些年來,大概有不到100家掛牌公司,其當天股價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超過200%或下跌超過50%,這個比例不算高,所以一般認為在新三板的協議成交模式中設置相應的漲跌停板制度,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反過來,它對于避免買賣雙方的誤操作,以及抑制操縱股價的行為,還是有著一定的作用。
不過,從市場化的角度來說,漲跌停板制度是有缺陷的。這次在香港上市的輝山乳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一天之內股價暴跌85%。從操作層面上來說,因為沒有漲跌停板制度,股票在下跌中還是維持了一定的流動性,可以讓部分投資者得以出局。否則,如果有漲跌停板限制,恐怕很可能會出現多個“一字板”,這樣投資者就不得不面對流動性喪失的風險,導致更大的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試圖以限制股價波動的方式來控制風險,其結果往往是多方面的,雖然表面看市場穩定了,但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這里需要著重探討的,是在誤操作情況下股價異常波動的應對問題。其實出現這種狀況的概率通常不高,而且一般來說主要是通過提高操作人員的責任心、以及加強后臺監管等方式,可以使烏龍指現象減少到最低程度。而如果只是為了讓偶爾出現的誤操作所導致的市場風險達到有效的控制,而給整個交易設置漲跌停板制度,那么也許這個成本花得有點大。其實,要解決烏龍指交易,或者說異常交易給市場帶來的沖擊,最好的辦法是有效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因為買賣盤多了,股價就不太容易異常波動。發生在新三板上的烏龍指事件,之所以鬧得很大,主要原因在于相關股票的流動性太差,買賣盤中掛單很少,這樣一筆不大的交易就可以引發股價的急劇震蕩。而如果流動性好一些的話,至少局面不會如此極端。當然,還可以采取在偏離正常報價較遠的情況出現時,設置發出預警信號等技術性措施,來提醒交易者謹慎下單。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在于提高流動性,有了相應的買賣盤,不但有利于形成市場化的價格,同時也可以避免異常交易的出現。換言之,應該是利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市場所存在的問題。
提高流動性,讓掛牌交易的股份能夠為投資者買得進、賣得出,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時隔一年半,商業健康險個人稅收優惠試點再有新進展。近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以下簡
近期,壽險公司陸續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2016年非保險子公司的相關數據。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目前已有前海人壽、中國平安、泰康人壽、中國太保、合眾人壽等險企披
自4月至今,大盤調整已經淹沒了一季度的上漲,滬指年線甚至已由紅變綠。不過,雖然市場氣氛低迷,但保險股卻走出了靚麗的獨立行情。 最為顯著的就是新華保險(601336),從4月19日以
A股保險板塊一枝獨秀。 5月10日,上證綜指報收于3052.79點,跌0.90%,再創1月16日以來新低。在盤面一片碧綠中保險板塊逆勢翻紅,四家A股上市險企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平安(601318.SH
保監會9日發布《關于開展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排查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險機構重點梳理合規風險、監管套利、利益輸送、資產質量、資產負債錯配等風險點。 《通知》提出,
截至昨日收盤,保險股板塊在過去的14個交易日中,除了5月5日微跌,板塊指數實現全面上漲,個股表現不俗。對這一現象,券商分析人士認為,這在預料之中。并且,多家券商發布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