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8 23:44 來源:北京晚報 瀏覽量:
4月8日零時,北京醫改正式實施,參與醫改的3600多家醫療機構包括所有的公立醫療機構以及愿意參與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從這天開始,參與醫改的醫療機構告別了“掛號費”和“診療費”,患者到醫院首先要繳納“醫事服務費”。三級醫療機構的門診醫事服務費價格從50元到100元不等,北京醫保患者定額報銷40元;社區醫療機構的最低醫事服務費價格為20元,醫保患者定額報銷19元,只需要自付1元。價格的調整意在引導更多患者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監測數據表明,四周來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大醫院人滿為患的長期戰時狀態有所松動,基層衛生服務的作用逐步發揮,符合分級診療制度的導向。
期間社區門診量增加,大醫院門診量下降明顯,下降大約在15%左右,特別是普通號下降更明顯,有些單純開藥的患者主動選擇了去社區。不過,專家號下降倒不是特別明顯,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和知名專家這三類專家號,整體下降不到1個百分點。
醫改實施四周來,3600余所醫療機構服務秩序全部正常,無服務中斷等異常現象發生,信息系統運行正常。各醫療機構加強院內環境整潔,增加就醫導引,切實改善服務環境。城六區114所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實現先診療后結算服務新方式,并已擴展到部分郊區政府所在地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受到居民的普遍歡迎。此次醫改后,藥品陽光采購平臺上的藥品價格平均下降了8%,再加上醫療機構取消原來平均15%的加成,藥價總體下降了20%左右。
時隔一年半,商業健康險個人稅收優惠試點再有新進展。近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以下簡
近期,壽險公司陸續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2016年非保險子公司的相關數據。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目前已有前海人壽、中國平安、泰康人壽、中國太保、合眾人壽等險企披
自4月至今,大盤調整已經淹沒了一季度的上漲,滬指年線甚至已由紅變綠。不過,雖然市場氣氛低迷,但保險股卻走出了靚麗的獨立行情。 最為顯著的就是新華保險(601336),從4月19日以
A股保險板塊一枝獨秀。 5月10日,上證綜指報收于3052.79點,跌0.90%,再創1月16日以來新低。在盤面一片碧綠中保險板塊逆勢翻紅,四家A股上市險企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平安(601318.SH
保監會9日發布《關于開展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排查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險機構重點梳理合規風險、監管套利、利益輸送、資產質量、資產負債錯配等風險點。 《通知》提出,
截至昨日收盤,保險股板塊在過去的14個交易日中,除了5月5日微跌,板塊指數實現全面上漲,個股表現不俗。對這一現象,券商分析人士認為,這在預料之中。并且,多家券商發布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