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12 16:08 來源:財政部 瀏覽量:
日前,重慶財政又下撥一筆專款,提速實施今年25件重點民生實事之首的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在財政資金支撐下,去今兩年重慶計劃搬遷21.7萬人,到今年3月底已搬遷15.7萬人。
“連續幾年的扶貧搬遷,財政投入力度之大、群眾受惠之多前所未有。”重慶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改善民生,財政始終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財政把關注民生作為財政工作的基本目標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配置了大量財政資源。
一、始終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以上用于民生
52.6%、53.6%、53.3%、53.4%、54.0%。這一組數據,是最近五年重慶每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占比,以2012年為坐標原點,清晰地呈現出一條堅實平穩的“民生曲線”,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以上用于民生,是重慶嚴守的“硬杠子”。過去五年,全市財政民生支出919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4%,2012年1606億元、2016年達到2160億元。
舍不舍得投重要,但怎樣籌投的錢,花不花得好更重要,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全民共同創造的財富更不能“打水漂”。
對于錢從何而來的問題,重慶財政“調、挖、盛籌”四項籌資措施,既有力度、更有效度。
優化支出結構“調”,對績效不高的項目,調整和減少預算安排,將騰退調整的資金重點用于民生。盤活存量資金“挖”。把趴在賬上的沉淀結余資金用起來,在嚴格執行“結余和兩年以上的結轉資金”收回統籌使用基礎上,對市級安排的一年以上結轉資金調整統籌用于民生。壓縮一般支出“時,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只減不增”持續減少政府部門“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停止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嚴控樓堂館所改擴建及辦公用房維修改造,省出資金更多投入民生。引入社會資本“籌”,2013—2016年共滾動實施民生實事37項,完成投資1060億元,其中財政投入71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350億元,整治山坪塘等17項交卷銷號。
如何確保花好錢,抓手是績效管理,重慶財政圍繞民生重點專項支出制定績效管理方案,從明確目標、項目評價等方面不斷拓展民生支出績效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強化評價結果四方運用:向市政府報告、向市人代會報告、向市級單位通報,并作為部門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2011年開始,就將重點民生項目納入評價范圍,評價的資金規模從10億元增至去年305億元,涉及保障性住房、教育、扶貧、衛生、社保、農村公路建設等領域。
二、既提升整體民生水平又解決重點急難問題
對群眾來說,“民生”其實不復雜,吃得開心、住得放心、學得舒心、就業暖心、看病安心就是最大的向往和期盼。
在這方面,重慶市財政局持續加大資金和政策投入,多年累積的民生缺口正在一個個被彌合、充實,走出了一條越來越公平、越來越有效率、越來越可持續、逐漸成熟、逐步定型的民生改善路。
(一)五年來,脫貧作為第一民生,群眾的腰包鼓了。五年間投入財政扶貧專項152.8億元,引導社會資本221.3億元,貧困人口減少154.6萬。今年一季度,扶貧重點區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元,增長11.6%,絕對額和增速均高出全國貧困地區平均水平。今年計劃投入45億元,目標是確保脫貧決戰決勝。
(二)五年來,救助作為政府之責,基本生活不愁了。城鄉低保標準差距從2012年1:0.56縮小到去年1:0.65,全市95萬城鄉低保救助標準去年分別為460元和300元,19萬原有的城市“三無”、農村“五保”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已統一為城鄉特困人員,城鄉生活救助金統一調高到了每人每月600元,并為4萬失能人員給予每人每月200元的護理補貼,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
(三)五年來,教育作為百年大計,受教育機會多了。作為大項的教育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17%左右,五年年均增長13%左右,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連續5年超過4%,從幼兒園到大學全程的財政助學和撥款體系已建成,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均超全國平均水平。
(四)五年來,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找工作路子寬了。五年間投入就業補助117億元,圍繞高校畢業生、轉崗人員、農民工、貧困人員等重點群體,以“激勵創業”為主,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補貼小額擔保貸款、職業培訓、社會保險等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勞動者各有飯碗、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7%左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高校畢業生年底就業率達95.3%。
(五)五年來,看病作為最大難題,難貴頑疾緩解了。五年間財政投入醫療衛生1305億元,年均增長15.5%,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保持在8%左右。在大力推行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制度零差率銷售和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銷售加成的同時,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大病醫保、醫療救助、商業保險政策和區縣扶貧濟困醫療基金“3+1”體系,托住了老百姓看病底線。
(六)五年來,社保作為和諧基石,穩定的作用強了。五年間市財政對社保基金的補助支出1628億元,年均增幅13.9%。養老、醫保等五險2012年全部實現市級統籌。養老保險參保率95%,養老保險待遇標準連續13年、年均提高10%左右,370萬名60周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每人按月領取不低于95元基礎養老金。
(七)五年來,住房作為安居之本,居民住有所居了。堅持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機制。五年間落實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645億元,以直接投入的形式支持公租房建設,以補助的形式改造城市棚戶區和農村C級D級危房;對低收入家庭,以提供實物配置的形式支持租住廉租住房,以發放租賃補貼的方式支持在市場上自主租房。
既持續提升民生整體水平,又實施滾動民生實事,解決民生實際問題,是重慶民生工作的重要創新,是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方法在重慶民生工作中的鮮活體現。重慶市財政通過對項目時序的調整和各類資金的調劑整合,把錢花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比如,通過適度調整行政村通暢公路的建設時序,調劑資金優先解決部分撤并村未通公路的問題;通過整合中央和市里各種專項資金,先行啟動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計劃……。
三、將“五個堅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落細落小
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堅持既當前可承受、又長遠可持續,堅持既解決民生實際問題、又持續提升民生整體水平,堅持既抓緊抓實具體民生項目、又著力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堅持增強民生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這五個堅持,是重慶市委、市政府就如何有力、有序、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的思想方法、領導方法、工作方法。
“現在已進入全面小康決定性階段‘下半程’,雖然民生大幅改善,但沒有終點、只有起點,財政將按五個堅持,繼續將民生改善頂在頭上,讓全市民生工作每年都有看得見的進步,全市人民每年都有摸得著的實惠。”重慶市財政局負責人篤定地說。
據介紹,按照重慶市政府“增強財政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能力”要求,未來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慶財政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理財,突出五個牢牢把握,目標是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一)牢牢把握民生工作的根本內涵。按照共享發展的理念,將與老百姓生活生存最密切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精神生活,作為基本民生加以更大力度保障,穩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確保全市人民在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
(二)牢牢把握補齊短板和守住底線的基本要求。強化民生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底線思維,著眼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瞄準民眾的具體困難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最大限度補短板、最大力度兜底線,用點滴的改善讓民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強的幸福感。
(三)牢牢把握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區域發展戰略的辯證關系。在讓民眾公平可及獲得大致均等基本公共服務的同時,按照公共服務跟著功能和人口走的原則,充分考慮各區域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需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口流動等因素,努力推動和實現政府財政資源要素的“合理配、優質配、高效配”。
(四)牢牢把握以項目精準度提升群眾滿意度的實施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建立尊重民意、體現民意的項目選擇機制,細分群眾要求做和政府必須做、群眾能受益和政府計劃做、群眾希望做和政府能夠做等民生項目,設置不同邊界,采取不同方式,實施精確制導和精準滴灌,促進民生的供給與群眾的需求耦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財經365( m.hand93.com )訊, 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5932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
財經365( m.hand93.com )訊, 10月20日,受利好數據影響,美元指數走勢今日價格上漲至2日來的高點,至93.75,目前價格位于93.70附近。隨著美元走高,美聯儲通過加息進一步收緊利率
財經365訊,周末財經365編輯部特推出創業早報,今天節目為:創業早報:大娘“生意經” 2畝桃樹年入10萬!希望網友們喜愛! “桃樹一身都是寶,桃子、桃條、桃花、桃仁、桃干還有
財經365( m.hand93.com )訊,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下午表示,國家發改委牽頭有關部門加快編織大灣區發展規劃,為以后發展提供藍圖,目前初稿已經出來,正在征求意見,如果你
財經365( m.hand93.com )訊,昨日首份銀行三級報告出爐, 平安銀行 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91.53億元,同比增長2.32%;實現營業收入798.33億元,同比下降2.6%。第三季度平安銀行則實現凈
財經365( m.hand93.com )訊, 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洶涌而來,基金+AI也穩步向前。近年來,AI主題概念基金熱度提升,近八成產品今年獲得正收益,機構對相關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