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四季度,全國2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為7789元,其中北京市以10310元/月的平均薪酬排名第一,上海和深圳分別以9655元/月、9030元/月的平均薪酬緊隨其后,廣州則以8007元/月排名第七。
1月8日,國內相關職業發展平臺發布《2017年冬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報告中稱,2017年第四季度,全國2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為7789元,環比上升2.5%。其中北京市以10310元/月的平均薪酬排名第一,上海市和深圳市分別以9655元/月、9030元/月的平均薪酬緊隨其后,而同屬一線城市的廣州竟僅以8007元/月排名第七,薪資競爭力水平似乎已脫離一線城市行列。
二線城市中,寧波、東莞市的薪酬水平表現較為突出,已超越廣州,躍升至全國第五、第六。據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全國薪酬水平小幅上升的原因為該季度作為歷來獎金集中發放時期,整體跳槽意愿較低,為招聘人才用人企業不得不提高薪酬水平。
那么,剛剛進入新一年的你拿到年終獎了嗎?你的年終獎是否跟工資水平一樣拖了平均線的的后腿呢?
1、年終獎奇葩盤點:最“壕”——騰訊王者榮耀團隊
1月9日,網絡上流傳出騰訊王者榮耀團隊員工年終獎為人均200萬的消息,引發了大量討論。羨慕者有之,不肯相信者也有之。這已經不是王者榮耀團隊第一次曝出高額年終獎的新聞了,今年7月,就有網友爆料該團隊年終獎平均140萬元,最高達到200多萬。另有網友稱將發82個月年終獎,也曾有騰訊員工的認證員工跟帖:“哈哈,也不全是啦,我是120個月。”
不管是120個月還是200萬,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不過,作為注冊用戶超2億,榮獲騰訊年度最高級別的產品獎項——“名品堂”,拿過1億獎金的開發團隊,今年團隊的年終獎應該怎樣都不會是個小數,就算沒有200萬,20萬應該也是輕松到手。
2、年終獎奇葩盤點:最烏龍——發錯年終獎的東莞某公司
就在各大公司比拼年終獎上限,各路網友高呼“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的時候,東莞一家公司卻反其道而行之,把發下去的年終獎又收了回去。
據該公司員工表示,12月27日他收到一筆銀行匯款,提示為年終獎9000多元,但第二天公司卻宣布,這筆錢發錯了,需要員工把錢退回。幾十名員工共需退還約30多萬元。年底了,最悲慘的事不是公司不發年終獎,而是好不容易發到手的年終獎公司卻要你退回去,煮熟的鴨子就這么飛了,如果是你,你會把錢退回給公司嗎?
3、年終獎奇葩盤點:最不靠譜——“吃雞”決定年終獎數量
近日,網曝某公司年終獎是按照“吃雞”排名來分配的。所謂“吃雞”,指的就是最近非常火熱的一款槍戰類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眾所周知,發放年終獎是歲末年初,企業提供給員工的一項激勵制度。具體獎金分配,只要不侵犯員工權益,也是企業的自由。但僅以一局游戲就決定員工一年的工作成績,是否過于草率,甚至于無法保證公平呢?這樣的獎金分配制度,真的能起到激勵作用嗎?
實際上,年終獎的分配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并不是年終獎發得越多,激勵作用就越大,其中最為著名的理論就是“雙因素理論”,又稱“激勵——保健理論”。
一般來說,人們工作動機主要有兩個:一是給員工帶來滿意感的激勵因素,另一個是消除人們不滿的保健因素。
以騰訊王者榮耀團隊為例,假設該團隊2017年業績平平,根據騰訊薪酬制度,年終獎為3個月工資,那么此時的年終獎對于該團隊員工來說為保健因素。因為這筆獎金是可預見、并且人人都有的,只能消除人們對平日收入的不滿,不足以引起額外的興奮。
而該團隊2017年業績水平超出預期,年終獎為60個月工資,那么此時的年終獎對該團隊員工來說為激勵因素。這筆年終獎不僅是一大筆錢,還因其稀缺性(全公司只有一個團隊獲此待遇)導致了成就感的提升。
同樣適用此理論的還有“漲工資”。如果公司固定每年調薪20%,那么只要有一年沒調薪,就會導致大量員工對公司產生不滿;而如果公司每年固定調薪10%,只有一年突然調薪20%,那么員工就會受到激勵。對管理者而言,需要避免的就是員工產生“理所當然”的認知。
其實,公司與員工之間最健康的關系應遵循“球隊理論”。公司和員工的關系就應該像現在俱樂部與球員的關系一樣,球員不可能終生效忠一個球隊,而是以任期的形式效力于球隊,在任期中球隊幫助球員成長,球員幫助球隊勝利,而球隊的勝利也將讓球員的身價倍增,形成一個有明確目標、期限的良性合作關系。
具體到公司來說就是,公司尊重員工的自由選擇、盡力培養每一個在職員工,并制定明確目標由整個團隊一起完成;同時,員工也應在任職期間效忠該公司,并與團隊成員一起齊心協力實現公司目標。畢竟,年終獎拿的多不多還看這一年的業績完成的如何。
無論如何,奮斗一年,貌貌希望大家都能拿到滿意的年終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