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李文青接受本報采訪時透露,資金將用于布局末端快遞柜
近日,作為豐巢的聯合創始投資公司,順豐、申通、韻達相繼發出公告稱,增加投資豐巢科技。本輪融資,豐巢獲投總金額約為20.7億元。豐巢科技CMO李文青昨日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投放在末端快遞柜,2018年將新增5萬組快遞柜。目前,全國豐巢、e棧共有近10萬組快遞柜。
豐巢今年將新增5萬個快遞柜
據了解,此次加碼增資豐巢科技的快遞企業中,以順豐增資最多,旗下全資子公司順豐投資擬以自有資金約2.886億元增資豐巢,金額占本次增資總額的13.92%。
除了順豐,豐巢第一大股東深圳瑋榮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7.9242%)以及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8494%)均為順豐控股創始人王衛控制下的公司。此輪增資后,三者共持有約38.2%股權,仍為豐巢最大的股東。
此外,申通全資子公司申通快遞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819億元,增資后持股占比為9 .0948%;韻達股份全資子公司福杉擬以自有資金出資2.693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后,韻達及其子公司將合計持有豐巢13.4673%的股權。此外中通也將持有約7.75%的股份。
多家快遞企業表示,增資豐巢有利于提高“最后一公里”投遞效率,增強高峰時段派送力量,有助于實現公司的產業擴張和生態整合。
智能快遞柜是一個極度燒錢的行業。據公告顯示,豐巢科技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1.59億元,但凈虧損達2.75億元。豐巢科技2016年營收為2.25億元,凈虧損為2.49億元。
豐巢科技CMO李文青昨日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投放在末端快遞柜布局,2018年將新增5萬個快遞柜。對于營收問題,李文青表示目前公司虧損主要是因為增布新的快遞柜,現有快遞柜其實基本可做到收支平衡,收入主要來源于向快遞員收費,廣告收入,消費者寄快遞收費及部分增值業務。
末端智能柜市場競爭將白熱化
雖然極速燒錢,但智能快遞柜在中國市場發展迅猛,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快遞柜的數量分別為1.5萬、6萬、10萬和超17萬。
而行業正形成以中郵速遞易與豐巢為首的兩軍對壘之勢。中郵速遞易前身是速遞易,是智能快遞柜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從2012年成立至今,中郵速遞易發展過程中募集資金總計5次,金額總數約為78億元。2017年7月,中國郵政攜手菜鳥和復星,將速遞易收入囊中,合并后快遞柜規模約8萬組(包括整合中國郵政的約2.5萬組)。2017年9月,豐巢并購中集e棧后加大布點速度,截至目前豐巢總體柜量已達到近10萬組,與中郵速遞易相當。
近期,菜鳥驛站版的智能快遞柜已經上市并投入運營,這也意味著,菜鳥已經正式涉足智能快遞柜。豐巢在這個節骨眼上獲得融資,可謂耐人尋味。
去年6月圍繞數據傳輸和信息安全問題“豐鳥互撕”,隨后,騰訊、京東、美團、圓通、蘇寧等公司悉數卷入并各自站隊,最后在國家郵政局的協調之下“握手言和”。一個月后,菜鳥參與了中國郵政對速遞易的并購。
眼下,菜鳥剛宣布將推出自有品牌的快遞柜,豐巢就獲得新一輪融資,濃濃的火藥味已經在蔓延,第二季“豐鳥大戰”或將在2018年打響。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分析認為,此輪融資將推動末端智能柜市場的競爭,短期不會帶來市場格局的大變化,但利于加速提升服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