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365 >主頁 > 財經 > 要聞 >

2200家公司披露半年報 七成公司凈利增長

時間:2017-08-28 21:2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量:

滬深兩市 半年報 周期性

  截至27日晚記者發稿時,滬深兩市共有219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194家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6915.1億元,同比增長25.6%。其中,1560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71%。

  目前,已披露半年報的公司總體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同比下降,景氣度好轉的周期性行業這一指標同比大幅改善。證金公司二季度增持115家公司股票,八成多為主板公司,其中金融類公司最多,達到19家。

  證金增持115家公司

  萬得資訊數據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的1560家公司中,增長幅度在100%以上的有419家,增幅30%-100%的478家,增幅0-30%的665家。凈利潤同比下降的634家公司中,下降幅度超過100%的95家,下降幅度在30%-100%的250家,下降幅度在0-30%的289家。

  從代表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看,2194家公司中,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為正的1990家,占比91%。1079家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出現同比增長,占比為49%。

  數據顯示,已發布半年報公司中,證金公司(不包括證金資管、證金定制基金)增持115家公司,其中新進44家。

  從證金公司二季度增持的上市公司情況看,滬深主板有94家,占比為81%;中小創為21家,占比為29%。從行業看,數量最多的為金融類公司,為19家。其中,銀行7家,信托公司1家,證券公司11家。券商人士認為,從基本面來看,市場成交有所回暖,債券融資規模回升,券商經紀、投行業績改善;從估值上看,現階段券商估值位于歷史偏低位置,看好該板塊的長期配置價值。

  從期末持股看,證金公司持股比例在3%以上的公司有42家,持倉市值差別較大,高的上百億,如持有中國平安66789.46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3.65%,最新持倉市值達372.89億元。持倉比例超過100億元的公司還有招商銀行(27.24 -1.05%,診股)、中國人壽(29.51 +0.82%,診股)、中國中車(9.98 +0.71%,診股)、中國神華(19.32 停牌,診股)、貴州茅臺(492.04 -0.19%,診股)、交通銀行(6.70 +1.21%,診股)、中信證券(18.20 +6.18%,診股)等。可以看出,證金公司持倉量大的公司都是規模龐大、經營穩健、在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發展前景良好的公司。

  二季度證金公司減持22家公司。減持比例最大的威孚高科(25.70 +0.74%,診股),減持了總股本的2.09%,期末持有0.54%。證金公司二季度也減持了一些上半年業績增長較大的公司,如減持陜西煤業(8.20 +0.86%,診股)3744.61萬股(占總股本的0.38%),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長逾20倍;減持漲勢良好的中國平安,第二季度減持了3598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0.2%。

  另外,養老基金二季度增持正海磁材(11.97 +1.27%,診股)、九陽股份(19.53 +0.67%,診股)、首商股份(9.11 +4.00%,診股)3家公司,持股量分別為392.92萬股、286.7萬股、180萬股,占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分別為0.53%、0.37%、0.27%。

  現金流下降逾四成

  剔除金融類公司后,發布半年報的有2173家公司。統計數據顯示,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2714.15億元,同比下降約44%。從公司數量看,今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流凈額同比增長的公司971家,占比45%;同比下降的公司1202家,占比55%。

  上半年周期性行業公司業績增長明顯,經營現金流大多明顯增長,如煤炭開采行業、化工行業等。一些經營情況欠佳的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出現下降,如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64%的永安林業(13.70 -0.29%,診股),上半年經營現金流凈額同比下降561.69%。該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收入減少,支付稅金增加。

  專業人士表示,企業經營狀況欠佳通常是經營現金流凈額下降的重要因素,經營欠佳的表現通常是公司利潤減少,應收款項增加,存貨增加等。當然,也有一些經營較好的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出現下降,有的是銷售商品回款期與原料采購期不均衡,也有的是一些具體因素。從上半年看,值得關注的因素是,由于一些商品價格上漲明顯,企業采購原材料款項增加。如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2%的齊心集團(17.75 +0.62%,診股),經營現金流凈額同比下降178%,主要系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增長導致采購付款額增加,同時為了保證能夠及時取貨預付代理品牌供應商貨款所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