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7 10: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量:
公告強調,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中國證券報獲悉,各地金融辦將對ICO后續處置逐案研判。業內人士表示,及時取締ICO有助于遏制更大規模的非法融資行為,避免風險蔓延給民眾造成更大的損失。
ICO本質是非法集資
今年以來,ICO融資對象在我國開始由小眾滲透至大眾市場,大量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和不了解區塊鏈技術的散戶型投資者蜂擁而至,積聚了大量風險。
“當前國內真正從事區塊鏈創業的公司,僅僅15-20家。”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強調,而已經真正進入商業應用領域的區塊鏈項目,則不超過5家,已經盈利的項目更是世上罕見。
“在向區塊鏈專業人士調研時發現,當前高達90%以上的ICO項目涉嫌欺詐。”鄧建鵬表示,ICO已經化身為非法集資的手段。這種創新型融資模式在此前沒有任何相關法律規定,亦無明確對應的監管機構,發起ICO項目不需要任何監管機構審批。大部分ICO項目未設定投資者門檻,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等多項違法行為,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
因此,認清ICO本質極其重要。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認為,應從四方面來看:第一,ICO是涉眾型(公募)集資,它向不特定的對象發行“代幣”,此代幣可以在指定交易平臺上進行“T+0”式集中競價進行交易。第二,ICO是多層次空手套白狼的把戲。第三,ICO是一種融資渠道。禁止ICO并不是禁止區塊鏈技術,ICO僅僅是區塊鏈的應用。第四,ICO本身不是虛擬貨幣。
阻斷風險蔓延
鄧建鵬認為,央行等監管部門出手,一是及時擠壓泡沫,打擊涉嫌非法集資的違法者;二是向公眾提示風險,使之遠離非法集資帶來的沖擊;三是在大量ICO項目涉嫌欺詐的前提下,及時叫停ICO,阻斷風險的蔓延與擴散;四是提出要求清理整頓代幣融資與交易平臺,以控制風險在二級市場的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等七部門發出公告后,比特幣等價格出現明顯波動。李愛君表示,此次公告是對ICO行為的禁止。目前比特幣等虛擬商品并沒有重新定性,因此比特幣在交易平臺上的價格波動并不是來自公告本身,而是來自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認知及風險認識越來越趨于理性。虛擬貨幣是數字符號,目前各國都不承認其法償貨幣地位,其中大部分國家只承認其為數字資產,如美國、中國等國家,因此其價值存在風險,極易波動。
李愛君表示,由于虛擬貨幣是虛擬商品,因此其價值取決于使用者、投資者等群體的認同,無信用保障,無法律保障。整體環境影響方面,政策、法律等多種不確定因素均會對其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具體的交易制度方面,沒有漲跌停,沒有交易時間限制,虛擬貨幣價格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劇烈波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迪爾周三表示,以3.05億美元收購機器人創業公司藍河科技(Blue River Technology)。這筆交易預計在9月份結束。 迪爾公司主要有兩塊業務:設備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設備業務包括生產和銷
北京時間7日早間CNBC報道,《華爾街 日報》援引消息來源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太可能任命其首席經濟顧問加里-科恩(Gary Cohn)為下屆美聯儲主席。 該報道稱,特朗普不愿意任命科恩領導
財經365訊 九月四日,中國人民 銀行 、證監會等的七大部委就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的代幣發行融資模式,共同發表一份名為“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
1) 剛剛公布的半年報收入同比增長52%; 利潤同比增長29.1%,不及收入增速;但15年收入增48%,利潤增32%;16年收入增26%,利潤增37%;綜上,平均年收入和利潤增長達30%,而PE只有4.3,低估的很
銀行、鋼鐵和煤炭行業在上半年共賺了近2萬億港元,而2060家港股上市公司加在一起的利潤也就是6萬億左右,三個行業就霸占了港股總利潤的三分之一。而鋼鐵更是擺脫“屌絲”的格局
騰訊(00700)倒跌,中資金融股偏軟,港股午后倒跌45點報27568點,逼近廿天線(27539點),午收時升31點。 滬指報3381點跌3點,國指則跌23點報11105點。主板成交574.31億元。 中資金融股向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