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2017年已過半,一季度一波Pre-IPO大好行情未能堅持到4月中便跌跌不休,成交量也一直處于10億上下的萎靡狀態,做市指數更是在6月創了26個月新低,行情何時能逆轉?
年初熱捧的“IPO集郵”策略隨著邁奇化學的股價大跌而引爆了第一顆雷,IPO全面放緩, 隨著三類股東對市場影響的發酵,pre-IPO集郵進入下半場,接下來,哪里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在經歷了一場持久低迷期,新三板市場似乎要迎來向好的發展趨勢。過去一年多,新三板持續走熊的行情令市場信心一度低落,悲觀、失望彌漫整個市場,投資者紛紛問道新三板要走向何處?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市場的發展似乎要出現轉機,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對市場開始有了信心,當然,也有人表示憂慮。
截止2017年3月31日,三板做市指數1159.68點,比2015年4月7日的最高點2673點下跌57%,但是,與最低點相比已有一定反彈。特別是2017年一季度,做市指數反彈4.5%。
就一季度市場反彈的原因,萬家基金權益投資二部總監、新三板投資負責人葉勇認為:
一是受精選層出臺的政策預期刺激,部分資金提前進場搶籌,一批有望受益新三板分層改革的標的受到市場資本追捧;
二是受2016年度新三板市場轉道IPO風潮的積極影響,一部分企業繼續堅持IPO的發展路徑,一些機構資金和個人投資者看好新三板企業IPO上市套利機會,繼續進場買入部分優質企業或者公告IPO方案的股票;
三是受上年度業績增長的驅動,部分企業繼續保持較高業績增長,基本面推動股價上漲和估值修復。
而二季度以來,三板做市指數連續下跌,不斷創新低,市場持續低迷,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年報業績兌現,一些資金止盈離場;第二,新三板改革進度低于預期,導致市場對三板市場趨于悲觀。
市場處于發展后的低潮期,低成本抓優質資產的好機會
葉勇認為目前市場還處于初步發展之后的低潮期,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如果能用中長期的眼光來看新三板,現在這個時點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在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大背景下,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夠利用這個時點在新三板上低成本抓住一批真正優質的資產,將在未來獲得豐厚的收益。
1、看大勢。在戰略新興板難產的背景下,新三板實際上將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再有一兩年時間,三板會把大部分優質上市中小型企業證券化,新三板將在產業交易中涌現出一批偉大的新型產業的企業。
2、看改革。作為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三板制度改革必然會繼續推進,必然是有序推進。當前,在創新層分層的基礎之上,加強信息披露,發行融資、并購重組監管和規范,向上市公司治理看齊,為下一步制度改革鋪路,堅信三板的改革將加快在創新層率先推行。
3、看布局。危中有機。當前,制度因素造成了新三板市場出現定增與做市價格倒掛現象,流動性反而導致了“負溢價”的產生,不少優質標的企業市場價格低于真實價值,這恰恰是在新三板二級市場上搶占優質標的資產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堅持中長期投資優質成長性資產的戰略思路。
新三板為公募開展另類權益投資提供重要機遇
當然,還是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新三板是股權投資市場,是供股權投資機構挑選標的的大池子,最終目標還是IPO。
葉勇則認為新三板是一個兼容并蓄的市場,既有VC投資階段的企業,也有PE投資階段的企業,無論是VC、PE還是證券類基金都可以在新三板上找到適合自己風格偏好的標的。
他表示,新三板市場為公募基金開展另類權益投資提供了重要機遇。一方面,在新三板開展投資,能夠發揮公募基金對于標準化場內證券市場的傳統投研優勢,抓住新三板做市市場一些機會,通過選股和擇時實現盈利,特別是如果下半年精選層推出,競價交易實施,公募基金在新三板投資上的優勢將充分顯現;
另一方面,新三板企業比起未上市未掛牌企業,畢竟經過中介機構的輔導、審計、規范和推薦,在新三板強化監管的背景下,新三板企業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公司治理更加規范,公募基金在新三板開展股權投資,也能規避公募基金在股權投資盡職調查方面對比傳統PE機構的劣勢,迅速切入并把握優質項目的Pre-IPO投資機會。
投資回歸:百里挑一,不拘一格
“印象中去年有200多家紛紛公布IPO輔導方案,但經過研究發現優質企業還是比較少的。后期看,散戶追捧集郵,股價顯原型,從投資邏輯來講,去年瘋狂IPO集郵手法已經受到教訓,新三板企業不適合散戶去投資,與二級市場的投資差異很大,風險也大,不能簡單的套用股票投資的方法。集郵成功的有,但大部分存在風險,所以新三板更適合機構。市場認知的誤區是過多追捧Pre-IPO投資題材,由于標的魚龍混雜,賭IPO風險是很大的。”葉勇表示。
他認為,新三板投資既不能簡單套用股權投資的邏輯,也不能簡單套用二級市場的邏輯。二級市場的投資尤其是公募基金講究的是自上而下、行業配置、板塊能動、分散投資、組合平分的基本策略。
另外,對三板市場的投資特點應該理性看待。有很多人在2015年初投資新三板到現在虧損很厲害,因此對新三板怨言也很大。萬家基金認為投資應該回歸到兩點:一是選擇好公司,二是選擇好企業,這兩點無論在哪個市場都是適用的。
一個爛公司不會因為掛牌變成好公司,反之一樣。新三板只是一個市場,對于投資人而言,第一是找到好的標的,第二是價格便宜的時候投進去,價格高估的時候賣出去。那些在三板虧得很厲害的投資人,其問題不在于市場,而在本身。投資者在狂熱的時候進場,并且并沒有選擇特別好標的。
為此,葉勇給出的投資策略:百里挑一,不拘一格。
守得云開見月明 再分層改革有望年底前落地
市場對于再分層的聲音不絕于耳,一直未能真正實現。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在監管工作會議上談及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時就指出,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發揮土壤功能。
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也曾表示,新三板改革是今年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的任務,既要有效監管,守住底線,更要因勢利導、積極作為,把融資、交易這些核心功能進一步提升。要讓新三板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實現質的一個大的提升。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市場分層,提供差異化的制度供給。
葉勇表示2017年如果異化制度落定,將迎來波瀾壯闊的行情。
首先投資者門檻降低,加之公開發行實施,導致合格投資者的數量大幅增加,為市場注入巨大的流動性,而首批試點的三板企業將最先受益于流動性制度性改革的溢價;
其次是實施競價交易,引入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也將會猛增,將初步具備合格的股票交易市場性質,成為機構資金配置的重要市場。如果能達到這一步的話,三板發展將掀開新篇章,成為中國最活躍的證券交易市場,成為中國真正的納斯達克。
作為公募的代表,葉勇認為公募入市單獨推出可能性小,目前的市場情況不符合推進要求。但是,他也指出,公募的加入將對新三板產生重要的積極作用:引來穩定長久的投資人;帶來制度紅利;公募的加入將是合格的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部分。(原標題:萬家基金葉勇:蟄伏久已的市場已接近最佳投資窗口)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前海開源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表示,在中國慢牛行情將會持續三到五年。市場整體已經走出慢牛,A股總體特點是牛短熊長。經濟轉型取得成果,周期性行業業績在今年大
在本周二直播中,我們做了一個調查,閑置資金所經歷的四個時期:積累期、投資期、復制期、穩健期,你現在正處于哪個時期? 其中,只有4%的朋友處于穩健期,在收租金,創投分紅
作為最主要、著名的區塊鏈技術載體和應用,比特幣是全球化的區塊鏈資產,可以在境外或地下交易,因此完全取締有難度,但的確應該進一步規范虛擬貨幣的交易
對民間投資的忽視、歧視等,就暴露出金融從業人員的知識及能力的不足,支持民間投資,亟須解決金融人才問題,當前,已經具備了解決的條件,是解決的最佳時機。
等待當然不是無休無止,但對于無數中途放棄的投資人來說,放棄的一刻,就是失敗的一刻;而對于更多沒有中途放棄的投資人來說,他們在無意中實踐了兩條投資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