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5 10:43 來源:金投網 瀏覽量:
9月5日訊,過去的這一年被稱為網貸行業的“監管年”。
2016年8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在此后的一年中,各級政府部門累積發布有關P2P的監管政策超50份,由此引發P2P行業由野蠻生長、魚龍混雜到成交量迅速萎縮、規范發展。據網貸之家統計,近一年來,總計有882家平臺退出網貸行業,留下的平臺也在加速合規整改,轉型亦是必由之路。
轉型并非易事。運營成本的提高令不少中小平臺難以承受,行業基礎設施尚待完善增加了合規建設的時間成本,在業務模式幾乎被顛覆的壓力下能否順利過渡成為未知數,行業整體環境的不明朗又使得各項風險不減反增。
然而,經歷了這輪“洗牌”,也有一些創新規范的平臺浮出水面,致力于整合跨界金融資源,回歸互聯網信息中介本質。
“金融信息的不對稱是普通投資者理財生活的痛點,如何規避單一金融機構的‘一家之言’,是大數據產品開發的初衷?!鄙虾等谫Y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培杰表示,“借助數據中心的智能篩選,還能為不同理財需求的市民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金融方案。”
同樣20萬元理財資金,家有子女留學計劃與單身族的設計方案有很大的不同,而注冊用戶不同階段的理財需求,借助人工智能,不僅能夠“跨界鏈接”到各種不同的金融產品,還能根據用戶消費、投資習慣,勾勒出未來的投資方案及計劃。(原標題:P2P行業轉型亦是必由之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9月5日訊,過去的這一年被稱為網貸行業的“監管年”。
昨日回顧:次新股出來批量跌停的局面,盡管說以計算機為首的大科技概念還在帶動創業板創新高,但是市場卻在高位發出了多個調整的信號,指數在大科技的帶動下,再加上券商股的
9月5日訊,截至2017年8月,P2P行業累計平臺數量一達到5923家,其中正常運營的P2P平臺有2065家,8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6家,其中問題平臺10家、停業平臺26家。
業界有個形象的比喻,稱文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后一個‘富礦’”。之所以稱其為“最后”,是因為在經歷了改制、轉企之后, 文化產業幾乎是最后一個面向資本市場開放的行業;之所
9月5日訊,隨著普惠金融的深入推廣,金融不在是專為富人服務的行業,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涉足投資,而互聯網與IT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普惠金融體系的建立完成。
9月5日訊,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的發展呈現出“快、偏、亂”的現象,行業野蠻生長,業務創新偏離軌道、風險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