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金融中心,倫敦的光榮可能迎來終結。據英國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要求改革以歐元計價的衍生品市場的現行監管制度,這將迫使具有“系統重要性”的結算機構把業務從倫敦遷往歐盟境內。
在這一計劃公布之前,倫敦金融城與歐盟在英國脫歐公投后已經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鑒于英國決定脫歐,歐洲大陸的政界人士要求結算機構搬家。這些結算機構扮演著金融資產買賣雙方之間的中間人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與倫敦關于歐元結算業務的爭奪戰在六年前就已經打響。2011年7月,歐洲央行建議修訂其監管框架,提出了駐地條例,即一個離岸中央交易對手在任何一個主要的歐元產品欄目的日均凈信貸敞口如果超過50億歐元,亦或超過整體的5%,就應該在歐元區內注冊、營運,這樣歐洲央行便可對其進行監管,有必要時進行救助。
據此,英國不惜在2011年9月與歐洲央行對簿公堂。至2015年3月,歐洲司法法庭(ECJ)罕有地判決英國勝訴,其理據是技術性的,即歐洲央行并不具備監管證券結算體系的職能,其職能只限于監管支付系統。
歐洲央行和歐元區決策者一直希望能獲得對歐元結算的掌控,稱這是歐元區金融穩定的核心所在,一旦英國在2019年退出歐盟,就會處于歐盟監管范圍之外。歐盟委員會稱,隨著金融危機后的交易改革促使全球結算活動急劇增加,現行法規已經不再適用。
顯然,倫敦方面并不愿意輕易放棄結算業務。英國金融城協會首席執行官邁爾斯·切利奇認為,此舉將導致競爭減少、成本上升和市場碎片化。持相同看法的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委員會主席凱瑟琳·麥吉尼斯也警告說,歐盟部分地區“完全無力承擔英國每天處理的結算業務量”。她還說,強迫結算公司搬家可能會將成本推高多達20%。
倫敦作為全球歐元結算中心,負責處理約3/4的歐元交易,支撐著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這里每天處理的結算業務量約為8500億歐元,也是英國第一大結算機構——倫敦結算所的所在地。根據歐盟的建議,如果該機構還想繼續進行歐元計價資產交易的話,就不得不從倫敦搬遷至歐洲大陸,屆時,原本在英國工作的金融人士將一同去往歐洲。據估算,這將使倫敦在未來七年喪失約8萬個就業崗位。
倫敦證交所的一位發言人說,倫敦證交所支持“把加強監管和監督合作作為下一步舉措”,但警告說業務地點變更將“增加而非減少客戶的風險和成本”。
歐盟委員會負責金融服務業的副主席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堅稱,新規將主要以“雙重監督”為基礎來實施,還說遷移是“最后手段”。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財經365訊 見死不救今后也要上法庭了?近日, 德國 宣判了一例案件,三名被告因“見死不救”被判處罰款。 據 法國媒體“歐洲時報”9月19日報道稱,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日前發生惡性
歐盟委員會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主要受工業和服務業信心增強等因素帶動,8月份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從7月份的111.3升至111.9,創下2007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
特朗普自上臺以來一直將縮小美國的貿易赤字作為重要經濟任務之一,“美德間終將爆發貿易戰”的看法不斷見于市場。特朗普政府的論據在于,德國利用弱勢歐元獲利,并指責德國對
財經365訊 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報道,英國政府將表示愿意在2019年3月份退出歐盟后,每年向 歐盟 支付100億歐元分手費,總共支付三年,與此同時還將結束與歐盟的貿
財經365訊 英國啟動 脫歐 程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日,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為“脫歐”或將最高支付360億英鎊(約合470億美元)。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當天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