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0 13: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量:
近期市場連續高位波動,除房地產板塊具備一定上漲持續性外,盤中每日熱點切換明顯提速,盡管央行接連展開凈投放,重啟公開市場操作,以及中金所松綁股指期貨等對市場形成利好,但指數高位之上,投資者謹慎情緒一旦升溫,趨勢不會迅速逆轉。震蕩行情中,賺錢效應弱化,投資者不妨“避實就虛”,看淡指數“拉鋸”和個股波動,將布局重點轉向上市公司基本面,結合一大波正在襲來的三季報預告尋找掘金線索,提前鎖定績優白馬股,以規避短線調整風險。
滬綜指縮量下滑
9月市場走勢基本可以用沖高回落來概括。借七八月份周期品余威和大金融品種“估值洼地”效應,9月上旬滬綜指接二連三向3400點發起攻勢,頻率之高、聲勢之大,一度讓中小投資者發出“牛市來了”的驚呼。
不過,由于估值修復和行業供給收縮利好基本兌現,相比8月,周期品從前期領漲龍頭暫時退居二線,盡管彼時市場做多人氣不減,但失去明確領漲主線,指數往往在盤中刷出新高后閃電回撤。追高難見效果,令資金做多預期發生分歧,9月中旬起,伴隨市場量能逐下臺階,滬綜指呈現溫和下行態勢。
從近幾日盤面看,市場情緒仍處于緩慢降溫階段,尚未出現斷崖式滑坡。一是本周以來,貴州茅臺盤中接連邁過股價500元大關,雖然都未能持續至收盤,但作為場內典型的優質防御型股票,當前貴州茅臺股價已經位于歷史最高區間,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投資者即拉抬貴州茅臺,表明資金中期依然看好A股;二是雖然近期兩市成交量環比下滑,凸顯市場觀望心態發酵,不過最近央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向市場凈投放,繼本周一開展3000億元逆回購之后,昨日央行繼續開展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疊加“雙節”因素和央行維穩季末流動性考量,短線市場利率有望小幅回落,基于流動性環比改善預期,A股市場“彈藥”充足。
這就意味著,最近幾個交易日的指數調整主要源自市場內生運行因素,特別是市場風險偏好的短期降溫,而非外部環境變化所致。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已經持續3日位于10日均線下方,預計短期將在3350點-3380點平臺上展開整理。
賺錢效應弱化
上周開始,不少投資者都明顯感覺到,在A股市場上賺錢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是財富效應收縮,從前期普漲過渡到局部表現;另一方面是熱點持續性變差,往往以“一日游”行情居多,有些甚至在盤中就完成上漲到回調全過程,全周來看,除房地產板塊由于庫存去化超預期,以及水泥等建材漲價利好支撐,上漲持續性較好,其余熱點鮮有能與其匹敵。
行業方面,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昨日出現上漲的僅有房地產、銀行和商業貿易三個板塊,幾乎是一周上漲板塊數量最少的一個交易日;并且,昨日全部A股中,僅有1079只股票發生上漲,包括次新股在內,漲幅超過1%的僅有504只。資金心態轉淡的氛圍下,場內賺錢效應的弱化,勢必擾動增量進場欲望,繼續施壓場內做多力量。
股諺有云,久盤必跌。目前無論是滬綜指還是創業板,都已經在各自高位上橫盤一段時間,雖然從中期來看,宏觀經濟、流動性預期都不支持A股趨勢性下跌,但近幾日指數盤中波動的頻率和速率都顯著提升,而高位之上,資金主流心態一旦轉向謹慎,迅速扭轉概率往往較小。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市場尚處于調整壓力釋放初期,建議投資者切莫盲目抄底,以防被套。
震蕩市重質地。投資策略上,分析人士認為,受四季度企業利潤同比基數效應下降、市場風險偏好溫和回落影響,9月下旬可逐漸增加防御型資產配置,如醫藥、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由于業績增長穩固、需求具有剛性,弱市中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青睞,安全邊際更高。激進的投資者同時可以配置部分補漲成長股和主題品種,如近期市場上具有國企改革預期的上市公司集中停牌,釋放央企和地方國企改革加速信號,提前介入獲取超額交易性機會可能性很大。
另外,當前市場正處于三季報預告公布窗口期。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避實就虛,順勢以三季報業績優劣作為選股準繩,從中挑取凈利潤改善確定性較強、行業發展景氣度高的“績優生”,從左側布局四季度行情。這樣一方面可以規避當前市場動蕩帶來的投資風險,避免被動追漲殺跌帶來的損失,同時也能提前鎖定政策利好和改革持續推進帶來的基本面和政策雙重溢價。
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1248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增公司數量超過900家,占比超過七成。
三季報預喜主線浮現
從預喜率角度看,中小板業績預喜率為78.5%,高于主板61.4%和創業板71.0%水平。中小板前三季度盈利狀況良好,32.8%的中小板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分布在0-30%區間內,此外凈利潤增速超過50%的公司占比27.2%,凈利潤增速超過1倍的公司占比達16.1%。全市場看,A股總體業績預喜率為74.4%。
從行業角度看,資源品板塊景氣度仍然最高,但各板塊內部分化明顯。其中,制造業受上游成本上漲沖擊和下游需求影響,消費整體較為穩健,地產鏈上的行業尚未明顯受到地產銷量增速下滑的影響。從一級行業來看,三季報預告凈利潤增速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鋼鐵、采掘、化工,分別增長410.2%、101.1%和77.0%。
民生證券分析師楊柳表示,當前市場風格未有轉向跡象,下一階段,業績的持續性依舊是決勝的關鍵。各方面因素作用下,中長期業績穩定性強的周期板塊仍將持續有脈沖式表現。除鋼鐵、煤炭、有色等前期已經有較大漲幅的資源品板塊,可以增持化工、建筑、機械品種。此外,金融行業業績改善延續,結合估值看,其股價依舊有向上提升空間。
“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環保趨嚴進一步加速資源品行業產能出清過程,煤炭、有色、鋼鐵等資源品行業受益于供需不均導致的產品漲價,業績改善仍在延續。”不過楊柳同時指出,隨著行情演化,周期板塊已經由過去政策催化的普漲,逐漸演化為去偽存真,未來需要關注真正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及環保政策的細分行業。
國金證券梳理三季報預告發現,資源行業中,煤炭開采景氣度延續,但盈利增速環比下滑;滌綸、氯堿、民爆、農藥、炭黑景氣度較高;有色品中鋁、銅、鉛鋅、鈷、鋰景氣度較高,建材行業中水泥、消費建材景氣度較高。而制造業中,工程機械、煤機景氣向好預期更強。另外,消費行業中的白酒,汽車行業中的零部件,以及包括游戲在內的傳媒行業高景氣還將持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面對短期資金面緊張,19日,央行連續第四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OMO)實施凈投放,但逆回購交易量較上一日減半。
受風險偏好、流動性等因素影響,近期市場連續高位波動,除房地產板塊具備一定上漲持續性外,盤中每日熱點切換明顯提速,盡管央行接連展開凈投放,重啟公開市場操作,以及中金
國家開發銀行19日上午招標發行的三期金融債中標利率均低于二級市場估值水平,1年、10年期認購倍數均超過3倍,5年期認購倍數甚至接近5倍,顯示市場需求明顯回暖。
市場人士指出,近期轉債市場普遍下跌,雖有A股市場表現疲軟的拖累,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供給壓力對存量券估值的沖擊。
中國進出口銀行19日公告稱,定于9月21日招標增發不超過130億元三期金融債,期限包括3年、5年和10年。
9月19日,河南省公開招標發行249.22億元地方政府債,其中5年、10年期一般債券中標利率分別高于投標下限13BP、43BP,5年期專項債中標利率高于投標下限30BP,5年期土地儲備專項債券中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