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哈羅再曝新一輪融資傳聞,據稱10億美金。對此,哈羅方面不予置評。
這是一則業界頗感熟悉的“新聞”,在2017年底和2018年4月,相似消息都曾報出,分別傳言哈羅融資10億美金和7億美金,都是“消息人士透露”,都是“官方不予置評”,最終也都再無音訊。此次如何尚待觀察,但無疑又讓共享單車成為熱議話題。行業下半場之爭日趨白熱化。
許多年后,面對街面的共享單車,不知人們是否還會想起2018年單車戰局的那場行業下半場“三國殺”——從ofo E2-1輪8.66億美元融資,到摩拜賣身美團,再到哈羅多次融資傳聞間拿到的螞蟻金服20億人民幣增資,每個節點都刷新著戰局勢態,看似將迎來終局,轉眼又陷入肉搏戰之慘烈,局勢撲朔迷離。
有心的行業觀察者會發現:2018年以來摩拜與ofo 兩大巨頭都日趨低調,乃至對諸多猜測笑而不談;行業聲量越來越凸顯的是“后來者”哈羅,甚至遭遇各方質疑也在所不惜。資深行業人士分析,摩拜的低調不難理解,與其被收購后遵從美團生活服務平臺大戰略密切相關;ofo 與哈羅的姿態迥異,則源于兩者與巨頭阿里的微妙關系,哈羅講述故事,ofo 探索模式,這或也將決定單車戰局下半場的走勢。
【一場受到質疑的“成都宣傳戰”】
哈羅選中了成都。
與為滴滴挽尊的青桔單車選擇首先在成都開城類似,哈羅看中了成都主管部門宣導的“開放包容”,也看中了2017年行業樣本“成都模式“延展新故事的能力。
于是,在2018年6月底,哈羅單車組織了一大幫互聯網大v及行業媒體到成都實地考察。其后,大批宣傳文章出爐,結論大致是:在成都,差不多3個月內,哈羅以30萬輛車獲取了65%以上的市場份額,碾壓了摩拜、ofo等競爭對手。
有參與此次考察而未寫稿的行業記者透露,這是哈羅精心布置的一場“宣傳戰”,以成都戰役切入,延伸到宣傳哈羅在整個行業的逆襲。“但他們帶大家去的基本都是郫都的犀浦等郊區地帶,基本沒怎么在中心城區考察。”
哈羅只有帶記者去郊區一個選擇。畢竟,其在成都中心城區投車至今違規。
1月31日,成都市交委、市城管委、市公安局三部門曾召開共享單車行業管理專題會,明確限制新增投放共享單車的區域,包括: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轄區繞城高速內以及高新南區延伸到天府五街區域內。會上,各共享單車企業還簽訂了誠信經營承諾書。根據企業承諾,哈羅單車于2月9日前將投放在金牛區、青羊區范圍內的共享單車全面清理出上述區域。哈羅單車的投放范圍一直為繞城外。
成都本地媒體此前多次曝出哈羅嘗試在中心城區“偷投”,被主管部門約談和要求整改。如今在成都中心城區街面,也很少能看到哈羅的身影。
有業內人士分析,哈羅高調宣傳“成都戰役”背后隱藏著莫大焦慮,“摩拜賣身了不差錢,ofo 已經逐漸生出自我造血能力,最著急的反而是哈羅”。
【哈羅在焦慮什么?】
正在熱映的姜文電影《邪不壓正》里有句經典臺詞:就是為了這口醋,才包了這頓餃子。這句話,用來描述哈羅的成長史相當貼切。
追溯哈羅“逆襲史”,2017年10月螞蟻金服主導其與永安行的合并和后續幾輪融資是個繞不開的點。此后,哈羅開始張羅自家的“餃子”,標榜“阿里的親兒子”,大肆宣導“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布局。但事實上馬化騰一早就指出了這頓“餃子”的“醋”:“支付推廣工具”。
哈羅來不及想得更長遠,其在得到巨頭“恩寵”后自稱“一日千里”。從其自身宣傳數據看,2018年4月哈羅訂單已破2000萬單,已進入全國220座城市,甚至在“近百城盈利”。這些數據在發布之初就遭到廣泛質疑,“哈羅就愛放衛星”這一調侃也在行業不脛而走。
事實上,哈羅護身的兩面旗幟也不讓人十分信服。針對“阿里親兒子”一說,投資哈羅的一直是螞蟻金服,阿里自身從未直接介入,按輩分,勉強可說是“孫子”。相較之下,阿里此前多次領投ofo ,也未見ofo自我標榜“親兒子”之類的概念,終可見兩家公司對待巨頭的身段差異。
而就“農村包圍城市”,這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故事,現實中并沒那么精彩:諸多一線城市共享單車數量在2017年就已飽和,主管部門紛紛發布“禁投令”,哈羅想要重新分割市場,就是直接挑戰政府監管,此前哈羅在廣州、深圳、鄭州、成都、石家莊等地強投被叫停收車已是縮影。另一方面,哈羅大后方正遭遇滴滴青桔的挑戰,業內早已對比過兩者免押、月卡、車況等情況,哈羅并不占優。
一線進不去,后方被青桔挑戰,哈羅如不能及時突破,資本的支持隨時可能撤離。于是,哈羅要想繼續維護“餃子”的尊嚴,就不得不持續展開宣傳攻勢,用夸張和虛假的數據給投資方講述新故事,爭取更多攻堅時間。由此觀之,“成都宣傳戰”背后也是無奈至極。
【ofo 會忍到什么時候?】
與哈羅高調“宣傳攻勢”不同,ofo 在2018年宣布E2-1輪融資后突然變得低調,甚至不時“負面纏身”。除了針對“小黃車快黃了”等謠言公開向網信辦舉報外,ofo 近半年的宣傳聲量基本落在了“精細化運營”這個詞上,對其余傳言和質疑基本采取了隱忍的姿態。
此種姿態最早可追溯到去年小黃車年會,創始人兼CEO戴威感慨萬分,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此后,在ofo 小黃車E2-1輪融資發布時,戴威同樣低調。他并未展望“一統江湖”,而是分析行業“已由高速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強調ofo 率先開啟“精細化運營”。
戴威能忍。面對與摩拜合并、賣身滴滴等十字路口,他都選擇了說不。盡管那背后意味著個人財富的難以估量,也意味著可以功成名就后體面開啟下一段旅程。內部人士透露,E2-1輪融資其實早于公布前數月已到賬,但戴威選擇了隱忍到合適的時機。
ofo 也能忍。在媒體曝出的公司內部“遵義會議”上,有高層就自嘲,“小黃車在新聞里都黃了幾十次了,但我們還好好活著”。在那次會上,ofo 發布了“精細化運營”落地戰略——蜂巢計劃,像蜂巢最小單位的六邊形結構一樣,計劃包含了“用戶、單車、運營、成本、信用,交易”——用戶是核心,單車是載體,運營是效率來源,成本是業務流轉基礎,信用是持久發展保障,交易則是增值手段。
知情人士透露,戴威與ofo 的隱忍,與巨頭阿里持續支持不無關系。
在摩拜完全成為騰訊系的戰略布局后,阿里系在共享單車戰場一直對ofo 持續加碼:2017年4月,螞蟻金服戰略投資ofo D+輪;同年7月,阿里親自出馬,領投ofo E輪7億美元融資;此后,摩拜ofo 合并告吹,戴威拒絕滴滴收購,ofo處于危機關頭時,阿里再次領投了ofo E2-1輪8.66億美元融資,內部信息源透露,此次阿里為表誠意,在滴滴尚有阻擾時就已給了ofo 2億美金。
資深行業人士分析,當下單車戰局不僅考驗玩家運營能力,更與玩家巨頭間的微妙關系有關。“哈羅有些無底線迎合,這符合阿里初期入局單車的需求,但從長遠看阿里并不只需要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故事,而需要實實在在的市場份額和線下運營能力。ofo 市場份額一直擺在那,運營能力前期與摩拜對抗時已凸顯優勢,2018年至今也聚焦于提升精細化運營的模式,與阿里相處更務實。以此觀之,相比自詡‘親兒子’的哈羅,ofo 在阿里心中的份量可能更重上幾分。”
下一篇:被餓死的夏利
據媒體報道,哈羅單車即將完成新一輪的10億美元融資。雖然官方對此事表示不予置評,但這樣的回復基本上就算是默認了吧。另外,在前段時間,也有消息稱哈羅單車正在考慮上市的
或許是時候為 共享單車 送上一首《涼涼》了! 前幾日,官方公布了全國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小鳴單車”經營者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破產案)的最新進展,數據顯示其債權總
6月21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發布《2018上半年中國 共享單車 行業監測報告》顯示,共享單車行業經過2017年的快速增長后,在2018年步入了更為理性的成熟期發展階段,用戶規
進入下半場后,共享單車仍需要彌補此前的戰略失誤。7月19日,有消息稱,ofo擬關閉多數美國業務,繼續收縮海外 市場 。同日,摩拜App大范圍癱瘓引發用戶恐慌,“失聯”的酷騎單車
在嘗試各種變現手段自己造血后,ofo依舊未能挽救國外業務。 據《華爾街日報》今日報道,有知情人士稱,ofo計劃關閉其多數美國業務。不過ofo告訴員工說,仍在考慮到底保留哪些 城
本文“單車戰局之下半場:哈羅的焦慮與ofo 的隱忍”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