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目前已經是“十三五”的重中之重,我國要求在2020年全部的貧困縣脫貧。在陜西省經濟學學會名譽會長、陜西現代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馮家臻教授看來,扶貧、幫貧不僅僅是“輸血式”的,更應該給農村布局產業項目,經濟學家應該好好研究,如何實現中國一二三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和農民增收。
馮家臻院長稱,從國內看,農村產業融合的模式正在探索之中。國家發改委概括了六種:產城融合、農業內部融合、產業鏈延伸、農業功能拓展、新技術滲透、多業態復合等多種新模式。農業部概括了四種:同一新型經營主體、同一農產品(000061,股吧)品種在同一區域內,推進農業一產向二三產業自然延伸;不同經營主體如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向前延伸建設基地帶動農戶,向后延伸發展物流和營銷體系;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將一二三產業在自身內部融為一體,打造農業與文化生態休閑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業各個環節滲透融合,將產業邊界逐步模糊化。從陜西的情況看,有幾種模式應該引起注意。
在政府的主導下,陜西農民積極推動合作社。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引導農民以資金、土地經營權、交售農產品入社或入股的方式組建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推動農村產業融合。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174.9萬家,其中產加銷一體化或專門從事加工流通的占到50%以上。這種模式在陜西也有實踐。神木縣玉花種養專業合作社、大荔縣鑫農綠色生態合作社、漢濱區忠誠蔬菜合作社等比較典型。
第二種是龍頭企業產業鏈延伸型。這種模式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升級版。它的特點是不同經營主體如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向前延伸建設基地帶動農戶,向后延伸發展物流和營銷體系。企業向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注資,農戶向農民合作社和企業注資或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目前,陜西省已經建成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總數2.17萬個,各級龍頭企業數達2680家,促進了農民增收。去年,陜西省新遞補的83家龍頭企業就是在產業鏈延伸型實踐中搞得好的新典型。
第三,通過青山綠水的資源,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帶動型。這種模式通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將農村一二三產業在自身內部融為一體,打造農業與生態休閑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據陜西省農業廳介紹:陜西省休閑農業按服務功能來分,有4種類型:一是休閑農園,它由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而來,游客可以進行農業觀光,購買鮮活農產品,學習農業科普知識,參與農事體驗活動,感悟農耕文化;二是休閑農莊,特點是在休閑農園基礎上,兼具農業生產、加工、經營元素,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休閑度假功能,產業融合性更加突出;三是休閑鄉村,是指以農戶為單元,以農家飯、自產農產品、農家庭院為吸引,提供農家生活體驗等服務的休閑農業聚集村;四是美麗田園,主要是一些產業規模大、生態環境好、觀賞價值高的農業生產場景?,F在,陜西休閑農業已形成以西安周邊地區為核心、關中平原為主帶、陜南陜北為兩大輻射區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呈現出“近城、靠景、依產(特色農業產業)、沿路”的布局特征。2016年接待游客超過900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過70億元。
第四種是新技術滲透型。這種模式將“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服務領域的不斷滲透,使農產品電子商務和創意農業蓬勃興起,工廠化高科技農業、會展農業、農業眾籌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以農村電子商務為例,目前,陜西省認定和支持了15個電子商務示范縣,30個縣被列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參與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創建的延安、榆林15個縣,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16個、縣級倉儲物流中心21個、鎮服務站點101個、村級服務點807個,初步形成了縣域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同時,與著名電商企業合作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運營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10個、直營店47家,覆蓋全省80個縣(區)。已建設鎮村服務站點5000個,電子商務服務覆蓋13000多個村。陜西省大力推進農村電商工作,2016年上半年農村網購金額超過2.4億元,帶動就業上萬人。這幾年的實踐, “武功模式”、“山陽模式”“照金模式”已經形成我省電商三大發展模式。
傳統農業就是分散經營、抗風險性小,在抵御風險方面有很大的難度。那么,如何提高農業和農戶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的受益能夠享受到現代經濟和金融制度發展帶來的成果?
馮家臻院長稱,經過陜西現代經濟與管理研究院的長期探討和思索,認為發展訂單農業、鼓勵發展股份合作,是破解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如何發展訂單農業?馮家臻認為,龍頭企業產業鏈延伸型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最重要的模式之一。發展訂單農業是建立利益聯接機制的核心措施,它可以將企業、合作社和農戶將長期形成的訂單關系、契約關系固定下來。各行為主體按契約約定履行承諾,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要支持龍頭企業為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提供貸款擔保,資助訂單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目前,大量的農業類上市公司,均已經在布局訂單農業。這一市場,仍具備爆發性前景。
馮家臻說,另外在農村一二三產業經營中,還要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到戶、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戶。探索形成以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業利潤分配機制,切實保障土地經營權入股部分的收益。
馮家臻:陜西省經濟學學會名譽會長、陜西現代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1969年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長期從事經濟研究,先后獲陜西省政府頒發的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還有一項獲中共中央黨??蒲谐晒泉?。
本文“脫貧不能靠“輸血”更應該給農村布局產業項目”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