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浙江德清莫干山的鄉間小道上,放眼望去,茂林修竹,流水潺潺。好生態帶來好發展,鄉村旅游在這里搞得紅紅火火。
從事酒店行業的趙建龍瞄準商機,謀劃在莫干山鎮建設高端民宿,然而在土地上卡了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地塊。有家村辦企業倒閉多年,土地一直閑置。但這塊地屬于集體建設用地,按規定,不能從事非農建設。”趙建龍很無奈。
德清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邱芳榮說,當地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銳,現有土地規劃無法滿足經濟發展需求,與此同時,大量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土地處于“休眠”狀態,供需之間隔著制度的藩籬。
苦等兩年多,趙建龍迎來轉機。2014年底,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幕開啟。中央印發了《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產權制度,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權能。作為試點之一,德清縣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建設城鄉統一的土地交易市場。
“改革是為了讓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國有土地實現同權同價,形成對土地市場的有益補充,催生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國土資源部調控和監測司改革協調處處長王愛民說。
2015年8月,莫干山鎮集體以協議的方式將土地出讓給趙建龍,用途為商服用地,成交價300多萬元,這是全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第一宗”。目前德清縣入市宗地102宗,面積達758.45畝,成交額達1.64億元,農民和集體收益1億多元。德清縣委副書記敖煜新介紹,德清通過探索,“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實現了常態化運行。
各地試點探索不斷。四川成都郫都區推動入市擴容增效,通過土地整治,激活存量,發展旅游產業,實現農民增收,集體經濟壯大;湖南瀏陽市把花炮退出和土地入市結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張德霖說,33個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塊共計278宗,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大部分試點地區完成摸底調查,制定規范入市行為的相關制度,進行了入市實踐。既盤活農村空閑和低效用地,又為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提供了新空間。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統籌中向縱深推進。張德霖介紹,最初33個試點采取分類改革的方式。由于農村“三塊地”聯系緊密,從2016年9月開始,三項試點改革統籌推進。比如德清在入市上建立了成熟的規則,同時在征地制度和宅基地制度上也做了有益嘗試。下一步要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增強改革整體性和協調性,讓“三塊地”改革形成共振效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