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于15日結束,會議再次強調了“國有企業降杠桿為重中之重”,使高杠桿問題有望解決。
五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國務院金穩會”),并強調了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從機構名稱判斷,國務院金穩會應該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特設機構,主要擔當統領金融監管協調的職能。也有分析指出,前綴是國務院,表示這一常設機構的行政層級高于“一行三會”。之前設立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即由政治局常委和國務院副總理任正副主任。作為行政常設機構,它又具有決策權,對行政執行結果具有監管、問責和處罰權。
由于名字里有“金融穩定”,因此,與此有關的金融監管,都將由國務院金穩會統籌協調。從央行《2017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來看,國務院金穩會未來將統籌介入以下六類風險防控具體操作:逐步消除套利空間;引導資產管理業務回歸本源,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加強流動性風險管控,控制杠桿水平;消除多層嵌套,抑制通道業務;防范影子銀行風險;建立綜合統計制度,為穿透式監管提供根本基礎。
統領金融監管
國務院金穩會的設立,不僅順應了當前金融業的發展,也是我國金融監管從分業監管到不斷加強統籌協調的必然產物。
1997年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對金融業實行分業監管。會后,我國撤銷了人民銀行省級分行以保證金融調控權集中在中央,并在1998年設立保監會代替央行分管保險事宜。
2002年第二次會議決定,撤銷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銀監會,并成立國有銀行改革領導小組。到此,“一行三會”的分業監管格局正式確立。
不過,到了2007年的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前夕,成立“超級監管機構”的討論又熱了起來,即成立一個由央行、財政部、發改委及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6部門組成的“3+3”協調監管框架,但這在當年的會議中并沒有得到確認。
2012年第四次會議恰逢市場流動性過剩,會議旨在抑制資本脫實向虛,對金融監管的要求是加強和改進,切實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各司其職,完善分類監管制度。
然而,隨著我國金融業的不斷發展,分業監管暴露出了缺陷和不足。特別是受到混業經營、金融創新、互聯網新技術等新趨勢的沖擊,分業監管的機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發展現狀。
海通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金融業混業經營的問題體現為銀行將大量資產放到了券商、信托和基金的表上,導致“影子銀行”迅速發展壯大,這些通道業務的本質是銀行為了逃避監管的約束。但在分業監管模式下,銀監會無法有效監管位于券商等賬戶上的銀行表外資產。
于是,有關“一行三會”合并的呼聲不斷出現。最近兩年來,“一行三會”的每一次人事變動,都會被坊間猜測是否與成立“超級監管機構”有關。今年3月10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全國兩會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在初步達成一致后,有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層次。
此次設立國務院金穩會,體現了高層對于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視。習近平強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
明明表示,國務院金穩會應該主要擔當統領金融監管協調的職能,與以央行為主導的“一行三會”統籌協調,中央與地方各司其職,有利于消除機構間“交叉區域”、“真空區域”的套利機會,在金融監管與經濟增長之間尋求平衡,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投公司原副總經理謝平此前稱,這一機構設立的原則,應是建立自上而下的聯合監管問責機制,解決當前“一行三會”之間金融規則打架、對金融機構和產品監管標準不統一、金融監管存在真空等問題,督促明確監管責任、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和處罰、對“一行三會”有責任追究權等,切實提升金融監管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國務院金穩會在協調金融監管中,還能增強監管的有效性。明明表示,加強金融監管有利于預防風險發生,但過于猛烈,會對已取得的初步效果形成反噬,削弱金融行業的穩定性。他建議,從我國國情出發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分步深化金融改革,落實央行在宏觀審慎政策中的主導作用,增強金融監管協調的權威性、有效性,強化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做好對“交叉地帶”潛在風險的整體把控,“因時制宜”逐步建立與現行金融發展形勢相當的監管機制。
防風險是永恒主題
國務院金穩會的設立,體現出中央對于防控金融風險的高度重視。
在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了金融工作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核心任務。
他還指出,金融工作應把握好四項原則:一是回歸本源,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二是優化結構,完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體系,促進融資便利化、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三是強化金融監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四是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姜超表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逐漸出現了嚴重的債務風險和資產泡沫,緣于金融發展過度、貨幣增長遠超實體經濟需要。
從2008年到2016年,中國廣義貨幣M2年均增長16%,遠超11%的GDP名義增速,期間企業負債占GDP的比值從80%升至127%,債務風險急劇上升。而在過去2年,雖然M2增速大幅降至12%左右,但銀行的總負債增速依然維持在16%,同期GDP名義增速降至8%左右,實際貨幣依然嚴重超發,大量流入房地產領域,導致了地產泡沫。
他認為,過去企業債務持續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為了追求高經濟增長,通過政府相關的融資平臺或者國有企業舉債投資,雖然刺激需求在短期帶來了經濟增長,但其實是透支未來,留下了長期債務風險的隱患。
“本次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金融要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要推動經濟去杠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加強金融監管協調,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意味著短期內貨幣政策難再寬松,資產泡沫將受到抑制,金融發展將回歸實體經濟本源?!苯硎?。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要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學防范,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著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
他強調,要推動經濟去杠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的關系。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專家表示,中國高杠桿率的根源在于“僵尸企業”、地方政府等軟約束主體。如果把“去杠桿”的重心全放在了金融部門,容易導致對實體經濟的擠出效應,無助于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使得中國高杠桿率問題有望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媒體:國務院金穩會應是正部級機構 有決策、問責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環衛作為入口深耕再生資源利用領域
下一篇:人民日報: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財經365訊 又到歲末,資本市場也到了總結今年、展望明年的時點。近期,證監會領導班子頻繁在數個公開場合亮相,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主席助理張慎峰、宣昌能相繼公開發表主題演講
11月9日晚間,中國祥源文化(600576.SS)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 證監會 處罰事先告知書,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依法擬對祥源文化
財經365訊 祥源文化晚間公告,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已更名為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
財經365訊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結束后,金融監管成為金融業工作主要工作,“穩中求進”的監管工作成為主基調。今年以來,銀監會就防控金融風險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補短板、治亂象等
財經365訊 本月初,央行等七部委聯合叫停了首次代幣發行( ICO )。近日,韓國加大對虛擬貨幣交易所的核查力度,并且已經禁止了ICO,加入了廣泛打擊加密貨幣行動之列。 據華爾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