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全拼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中文翻譯過來就是首次公開募股,含義是指一家企業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是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說直白一點就是新股發行,那么有新股發行,就有新股申購,新股申購的流程是什么?其中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今天財經365獨家原創視頻為大家帶來的就是新股申購的規則講解:
在股票市場總有一些廣為人知的投資大師,他們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投資理念,而又在股市里經歷過跌宕起伏,面對過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熊市牛市,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些投資大師的故事。有這樣三位投資者,他們的投資生涯幾乎橫貫了整個20世紀,其中兩人還沐浴過21世紀的曙光,他們經歷過1929年的大崩盤,也經歷過1987年的大恐慌以及1997年的下跌,三個人加在一起,在熊市和牛市中擁有股票的經驗超過200年,這三位投資者就是菲利普·凱睿、菲利普·費雪以及羅伊·紐伯格。
今天我們下來聊一聊凱睿,他活到了101歲,出生日期和推出道瓊斯指數是同一年--1884年,終其一生共經歷了31次牛市、30次熊市、20次經濟衰退以及大蕭條時期,他于1917年于哈佛大學畢業并加入了哈佛商學院。
1927年凱睿來到紐約,加入一個公司。這個公司管理著一只共同基金,投資者為這只基金每股出價10美元,而作為公司內部的經濟學家凱睿計算它最多值1美元。1929年大崩盤后,它每股最高不到1美元。伴隨著市場的恐慌和崩潰,凱睿幸存了下來。他對1929年的經歷記憶最為清晰。他認為,“1929年大崩盤與其說恐怖,不如說更加令人興奮”。
50年后,先鋒基金使其持有者富有,每年的復合收益率高達13%。當他離開先鋒基金后,又自己管理著2.25億美元的私人投資組合。在凱睿的投資生涯中,盡管他在大幅下跌中“減持”了一些股票,但他幾乎總是看多。
對于凱睿先生的投資記錄,伯克希爾韋公司受人尊敬的CEO沃倫巴菲特稱贊他“創下了美國最好的長線投資紀錄”。凱睿先生1927年率先倡導“價值投資”理念,第二年他就成立了全球第一只共同基金——先鋒基金,在半個多世紀內,他所管理的這只基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凱睿總結了投機的“十二守則”
一、持有的證券不要少于十種,涵蓋的行業至少為五種。
二、至少每半年重新評估所持有的每一種證券。
三、至少把一半以上的資金放在能產生固定收益的證券上。
四、分析任何股票時,把股息收益率列為最不重要的考慮因素。
五、迅速認賠,不要急于獲利了結。
六、某些證券的資料不容易獲得或公布的時間不確定,這部分證券的投入資金絕不能超過25%。
七、對于“內線消息”,要像逃避瘟疫一樣避之唯恐不及。
八、勤于尋找事實,絕不尋求建議。
九、不必理會評估證券的呆板公式。
十、當股價處在高位、利率攀升、景氣繁榮時,至少應該把一半的資金放在短期債券上。
十一、盡量不要借錢,除非是股價處在低位、利率下降或走低、景氣衰退。
十二、撥出適當比例的資金,購買前景良好公司的股票和長期認股權。
今天對于凱睿先生的分享就到這里,晚上咱們繼續聊另外兩位大師的投資經驗,通過以上分享可以看到,在股市里面和生活里面是一樣的,永遠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嗎,不要悲觀,生活總會好起來的。今天晚上小編和財經365獨家原創視頻和大家相約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