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18日),融創中國在港股中一度跌4.1%,為7月7日以來最大跌幅。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中的標普、惠譽均下調融創的企業信用評級。
先是花150億元為樂視解了“燃眉之急”;然后又斥資600多億元拿下萬達76個酒店項目。在一路“買買買”的同時,融創也遇到了不少麻煩。
7月12日,惠譽宣布下調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企業評級至BB-。此前一日,標普宣布將融創中國的長期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穆迪暫時保留了B+評級,但也表示出對融創中國的擔憂。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標普宣布,將融創“B+”長期企業信用評級和“cnBB-”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并將這家房地產開發商未償還優先無抵押債券“B”長期債項評級和“cnB+”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同時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標普的理由是,融創延續了2016年以來的激進擴張步伐。按估算,包括此次收購萬達商業資產在內,融創2017年以來用于收購土地(通過公開競價和并購)、投資非核心業務(包括投資樂視系公司和鏈家)的支出已達1200億元。而這些支出已經超過其2017年1至6月包括合營企業銷售額在內一共1089億元的合同銷售額。考慮到土地收購和業務擴張方面的巨額支出以及逐漸上升的建安支出,標普預計融創的經營性現金流將繼續為負,因此它將依靠進一步舉債來支持自己的擴張,并推高其杠桿水平。
融創的激進作風和負債率已經讓金融機構警惕起來了。據界面新聞從建行總行了解到,融創已經過會準備代銷的產品直接被喊停,此外,近期融創一個15億元的信托項目放款也被緊急叫停。
“我們跟中信銀行、農行信保基金、北京銀行了解到,他們真的都收到通知了,所以我們現在也停了。”一位金融機構內部人士表示。
他口中的通知,指的是一份某商業銀行內部系統下發的名為“關于海航系、萬達系、復星系、融創系授信業務專項排查”的通知。通知要求該商業銀行總行營業部、金融事業部等對上述幾家企業在銀行授信業務方面的風險披露進行核查。與多日前網傳的一份關于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核查萬達、復星等企業海外債務的通知不是同一份。
而在調降評級的幾乎同一時間,昨日,據上交所網站消息,融創中國的下屬子公司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創房地產)計劃發行的100億元私募債已經終止發行,最后更新狀態日期為2017年6月16日。
據悉,該擬發行的債券名稱為“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2016年公司債券”,承銷商和管理人為中信建投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債券品種為私募債。
更多財經相關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融創中國巨額收購引發質疑 跌幅逾7%)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福建省將發行地方政府債
下一篇:持符合國家戰略規劃的跨境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