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聽說:中國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為什么會陷入這個陷阱之中呢?
一、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以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停滯。
金磚國家巴西在上世紀70年代間經濟快速增長,創造巴西奇跡,和中國經濟奇跡差不多吧,當時巴西就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
巴西比中國發展速度快多了,但是時至今日,巴西仍是中等收入國家,幾十年了,還沒走出來。
二、以中國經濟走勢,中國是否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確定一個國家是否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不單單是區別進入中等收入時間,而是經濟模式的轉型是否成功。
先看中國速度,就知道,說中國進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論斷是多么愚蠢。
1、2014年,世界銀行以人均GDP為標準,人均4126至12736美元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2013年中國人均GDP為6767美元,到了2014年為7458美元,2016年為8865美元,中國早就進入了中等收入偏上國家,而且增長勢頭強勁。
2、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連續兩個季度增長6.9%,高于國際機構預測,說明中國經濟增長樂觀。
3、據IMF預測,2017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為3.5%,歐元區為1.9%,日本為1.3%,美國為2.1%,而最近與我們鬧矛盾誓要趕超中國的阿三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實際增長6.1%,遠低于預期。
4、按照中國經濟增速,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就將達到1.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基本跨過中等收入國家,向高等收入靠攏。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馬來西亞之所以會長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這些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后,經濟轉型、重要市場轉型、金融轉型都進入了幾乎停滯的狀態。
以前的經濟增長主要靠人口紅利、數量優勢取得增長,人口紅利,數量補足總歸是有個度,特別是制造業,如果不能持續創新擠入世界頂尖技術的研發,始終是無法擺脫陷阱的。
這個道理很簡單,高端技術研制,這個是最賺錢,利潤最大。
三、中國靠什么順利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蘋果手機買一臺賺500,如果國產手機一直處于曾經的山寨機賺1塊的狀態,那中國的賺錢能力始終比不過美國。
雖然現在中國的華為、小米利潤相距蘋果仍然巨大,但是自主知識產權已經逐漸向世界頂尖企業靠攏。
國家經濟的升級,說簡單點就與一個人的賺錢能力升級是一樣,剛開始畢業,靠苦力,多做多得,用人口紅利換金錢;
后來學到了更加賺錢的方法,于是開始用資源賺錢,初中級工業發展,大量資源消耗,賺錢能力逐漸上升;
再后來,開始整合資源,制造行業尖端科技,賺知識的錢。
當然,國家還有個終極賺錢之道,就是學習美國,剝削全球,發行貨幣剪羊毛。
說回中國,現在一帶一路不僅僅是中國制造業走出去,更是中國金融資本,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進程,樓市也開始由售轉租。
王健林、潘石屹、李嘉誠出售固定資產,個人的轉變組成了國家戰略轉變,轉變經濟增長引擎,今年以來全國開始整頓金融行業,降桿杠、穩杠桿,這些都是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別忘了中國還有個秘密武器,就是互聯網行業逐漸開始在全球嶄露頭角。
說完國家,再說個人,互聯網浪潮下,每個人都都應該加快學習進度,別看人均GDP快速增長,肯定有人追不上,要想走在前面,唯有不斷學習,升級自己,不要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落入安逸窩。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中國已經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