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美團宣布全資收購摩拜單車,摩拜正式加入美團。隨后外界紛紛猜測,ofo能否保持獨立運營,是否也會像摩拜一樣走向并購之路。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滴滴高層已經在推進收購ofo的談判,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購消息將在六月前后官宣。
對此,今天下午,ofo官方發布聲明稱,該消息并不屬實。ofo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保持長期獨立發展。
ofo表示,以ofo為首的共享單車行業已由高速發展走向高效率發展的新階段。ofo將通過技術革新和高效運維,繼續引領共享單車行業發展。
截至發稿,滴滴方面尚未對此發表評論。
共享單車商業模式衍生以來,就被大眾不停的質疑。而如今種種質疑在如今都有了結果。
之前騰訊科技《一線》報道稱,ofo“訂單量從3200萬單銳減到1000萬單”,“拖欠供應商貨款25億”,賬上現金“只能維持一個月”。ofo發表聲明稱消息失實,并向騰訊科技寄出律師函,要起訴媒體。
對此,騰訊回應稱,有準確的訂單和資金方面的數據,可以支撐報道和言論。官司顯然并沒有最終打起,但ofo與阿里融資的消息卻不斷傳出。
另據某媒體報道,在ofo的管理層中,幾名90后奢侈品消費成風,一人擁有一輛特斯拉。雖然特斯拉算不上昂貴,但創業團隊集體高調的案例并不多見,這也讓外界對ofo內部的資金使用情況堪憂。
不僅如此,有工廠曾明確指出,ofo的訂金久未到位,賬期一再拉長,導致已生產的車輛被視為放棄,投資擴大的生產線被擱置,工廠蒙受虧損。該工廠認為,ofo過度擴張導致燒錢過快,最終使得資金運轉失控。
種種跡象表明,ofo這個被資本喂大的巨嬰,在內部對于資金的掌控尚未達到精細化。
上個月,在ofo小黃車E2-1輪融資時,阿里集團領投8.66億美元,同時,借此進入ofo董事會。按照以往風格,在參考餓了么的最終命運,業內普遍認為,ofo未來與阿里的瓜葛是扯不清了,至于有怎樣的結局,也只是預測。
如今,單車市場主流玩家所剩無幾,ofo小黃車、哈羅單車、優拜和摩拜,以及前不久滴滴接管了小藍單車并推出了自營的青桔單車。其中,ofo和摩拜依然占領大頭,占單車市場90%的份額。
然而,摩拜和ofo小黃車商業模式已經被證偽,不知接下來,共享單車將如何開展后半場的競爭。
以下為ofo聲明全文:
針對今日有消息稱有涉及ofo的收購談判啟動一事,特此聲明如下:
該消息并不屬實。ofo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保持長期獨立發展。當前,ofo已連接了全球22個國家超過1400萬輛共享單車,為超過250座城市的2.5億用戶提供了超70億次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出行服務。
以ofo為首的共享單車行業已由高速發展走向高效率發展的新階段。ofo將通過技術革新和高效運維,繼續引領共享單車行業發展。
“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是ofo始終不變的初心,也是ofo前進的方向。到2025年,ofo將為全球20億用戶提供便捷的智能綠色出行服務。
本文“否認被滴滴收購 ofo小黃車能支撐多久?”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去年,多家 共享單車 平臺倒閉,用戶押金被平臺卷走。當時,政府監管部門曾呼吁,共享單車行業最好建立信用免押金制度。日前,哈羅單車宣布,在全國范圍內開啟信用免押金的政
劃重點: 1、ofo宣布完成E2-1輪 融資 8.66億美元,本輪融資過后,阿里系將正式進入ofo董事會。 2、ofo最近的一次融資,發生在2017年7月。在此之前,每輪融資之間最長3-4個月的間隔。 3、
3月10日,哈羅單車宣布,如果有超過200萬用戶支持,哈羅單車就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信用免押金服務。 截至3月12日上午11點,投票人數已經達到1939402人,全國免押金在即。 哈羅單車全國
一直深陷資金鏈斷裂疑云的ofo,終于等到了 阿里巴巴 的救命錢。 3月4日,ofo創始人戴威已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先后兩次將其資產共享單車作為抵押物,換取了阿里巴巴共計17.7億元人
OFO又拿錢了,金主卻不是騰訊和滴滴,猜猜看誰更扎心? 要我說,滴滴和騰訊都會扎心——在這17.7億救命錢的背后是阿里,換句話說,這其實又是大佬們的格局之戰。 首先看今天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