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19 09: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量:
近日,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簡稱“鄭商所”)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了兩起以自成交方式擾亂市場秩序案件。兩起案件分別發生在2015年11月至12月,以及2016年3月。相關人員均在某品種期貨合約上以自己為交易對象成交,造成該期貨合約價格較上一筆市場正常成交價累計大幅下跌。鄭商所在掌握了相關證據并充分證明責任人實施了上述違規行為后,根據相關違規處理辦法,給予相關責任人紀律處分,并將其紀律處分結果記入了中國資本市場誠信信息數據庫。
案例一,客戶甲于2015年的三個交易日內,在某品種期貨合約上自成交各1手,造成某品種期貨合約價格較上一筆市場正常成交價累計大幅下跌。客戶甲上述交易行為符合《鄭州商品交易所違規處理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構成利用自成交手段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鄭商所掌握的相關證據證明客戶甲實施了上述違規行為。最終,鄭商所給予客戶甲暫停全部品種開倉交易1個月的紀律處分,并將其紀律處分結果記入了中國資本市場誠信信息數據庫。
案例二,2016年3月的兩個交易日內,客戶乙在某品種期貨合約連續4次實施自成交行為,共計4筆8手。客戶乙自成交行為造成上述合約價格較上一筆市場正常成交價大幅下跌。客戶乙上述交易行為符合《鄭州商品交易所違規處理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構成利用自成交手段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鄭商所掌握的相關證據證明客戶乙實施了上述違規行為。最終,鄭商所給予客戶乙暫停全部品種開倉交易2個月并沒收其違規所得的紀律處分,并將其紀律處分結果記入了中國資本市場誠信信息數據庫。
據相關人士介紹,發現價格是期貨市場的重要功能之一。而自成交行為,是一種以自己為交易對象,連續買賣或者自我買賣的行為;自成交行為沒有真正的或者說真實的交易對手,通過自成交完成的交易不能為市場發現價格貢獻任何力量,相反卻會對市場形成正常、客觀的價格造成妨礙,屬于一種危害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違規交易行為,必須受到懲戒。上述案件僅僅是以自成交方式擾亂市場秩序的兩件個案,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期貨市場以自成交方式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案件的手段多樣、違規方式不一,不可能以案例形式全部羅列。期貨市場參與人實施的所有符合《鄭州商品交易所違規處理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的行為,都可能被認定為以自成交方式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
一種“傻瓜式”賺錢之道——利用油輪囤油進行套利的操作,近期再次風靡海上。抄底時刻真的到了?
近日,鄭州商品交易所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了兩起以自成交方式擾亂市場秩序案件。兩起案件分別發生在2015年11月至12月,以及2016年3月。相關人員均在某品種期貨合約上以
6月16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在出席“第二屆中國鋼鐵金融衍生品國際大會”時表示,上期所將持續優化交易制度,動態管理交割倉庫設置和品牌注冊工作,提高市場效率。
上周,鄭棉期貨低位震蕩,期間主力1709合約期價更是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15055元/噸。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棉花市場利空因素占據主導,預計短期期價上行難度較大,關注萬五附近的爭奪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公布的周度持倉報告顯示,截至6月13日當周,對沖基金等投機客削減美元凈多倉至去年8月以來最低。
美國截至6月10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3.7萬,比上周略微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