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365 >主頁 > 財經 > 要聞 >

簡述G20峰會

時間:2017-07-07 13:43 作者:Mark 來源:未知 瀏覽量:

G20峰會 杭州峰會 G20集團國

2017年的G20峰會將于7月7日到7月8日,德國漢堡召開。每一年的G20峰會都會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然而,許多人對G20峰會感到非常疑惑,同時也充滿十足的興趣。筆者將在本文對G20峰會做一個簡述,讓各位對G20峰會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


一、G20峰會是什么

 

1.G20是什么?

G20的含義是二十國集團,在19991216,于德國柏林成立。該集團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屬于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對話的一種機制。該集團成員包括七國成員(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金磚五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澳大利亞、墨西哥、韓國、土耳其、印尼、沙特阿拉伯和阿根廷)和歐盟。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二十國集團的GDP總量約占全球GDP的85%,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額的80%以上,人口約占全球人口的2/3。

二十國集團建立最初由八國集團財政部長1999年9月美國華盛頓提出的,目的是防止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重演,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于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穩定。二十國集團2008年起召開領導人峰會。隨著二十國集團的架構日漸成熟,并且為了反映新興工業國家的重要性,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的領導人2009年宣布該組織將取代八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

 

2.歷屆G20峰會的東道主

如上文所述,G20雖然成立于1999年,但是直到2008年才開始舉辦領導人峰會。所以,直到2008年開始,才有我們所熟知的G20峰會。以下是歷屆G20峰會的東道主。

屆次

日期

主辦國

主辦城市

主辦國領導人

第1次峰會

2008年11月8日至9日

美國

華盛頓

喬治.布什

第2次峰會

2009年4月2日

英國

倫敦

戈登.布朗

第3次峰會

2009年9月24日至25日

美國

匹茲堡

貝拉克.奧巴馬

第4次峰會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

加拿大

多倫多

斯蒂芬.哈珀

第5次峰會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

韓國

首爾

李明博

第6次峰會

2011年11月3日至4日

法國

戛納

尼克拉.薩爾科齊

第7次峰會

2012年6月18日至19日

墨西哥

洛斯卡波斯

費利佩.卡爾德隆

第8次峰會

2013年9月5日至6日

俄羅斯

圣彼得堡

弗拉基米爾.普京

第9次峰會

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

澳大利亞

布里斯班

托尼.艾伯特

第10次峰會

2015年11月15日至16日

土耳其

安塔利亞

雷杰普.埃爾多安

第11次峰會

2016年9月4日至5日

中國

杭州

習近平

由于2007年到2010年為經濟危機,因此2009年和2010年的G20峰會都是每年2次。峰會的另一個目的是糾正過往有關環球經濟的會議和管理中沒有包含新興工業國家的局面。因此,G20峰會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已工業化新興工業國家之間就有關全球經濟穩定性的關鍵議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

此外,今年的G20峰會,即第12次峰會,將于2017年7月7日至8日,在德國漢堡舉行而第13次峰會將于明年,在阿根廷舉行,具體日期和城市待定。

 

二、與G20相關的一些概念

經過第一單元的介紹,筆者相信大家應該對G20峰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然而,也許此刻,大家又有了新的疑問——布雷頓森林體系、七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又分別是什么呢?筆者將在這個單元對上述名詞分別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        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7月至1973年間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加入的以美元為作為國際貨幣中心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協定對各國就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則、采取的措施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該協定源自1944年7月44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公園”召開聯合國和盟國貨幣金融會議,其會議稱為“布雷頓森林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協議最后決議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或譯為布雷頓伍茲協定、布雷頓伍德協定) 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形成。但卻因為美元危機的多次出現、美國經濟危機的頻繁爆發、制度本身不可解決的矛盾性,布雷頓森林體系于1973年宣告結束。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全面崩潰以后,全球主要貨幣進入全面自由浮動的時代,亦稱為“后布雷頓森林時代。

·        七國集團(臺灣稱之為“七大工業國組織”)始創于1973年五國集團(簡稱G5),始創國有5個,包美國、日本、西德(現今的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1975年加入成為六國集團(簡稱G6)。其后加拿大1976年加入,成為七國集團(簡稱G7)。俄羅斯1991年起參與G7峰會的部分會議,直至1997年,被接納成為第八個成員國,正式成為八國集團(簡稱G8)。但因俄羅斯于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占領克里米亞半島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因此重新恢復為七國集團,G8亦名存實亡。高峰會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每年該七(八)大世界經濟先進國的領袖歐洲聯盟官員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年會前舉行會談。1998年后,峰會成為該七(八)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年度高峰會議由七(八)國輪流擔任主辦國(輪值國),主辦國的領袖成為該年會議的非正式主席(輪值主席)。與會國領袖會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交流意見。2009年后,該峰會在經濟事務上的主要功能已被G20峰會取代。G7仍具有政治用途,代表西方七國盟友關系。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45年12月27日成立,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置于美國華盛頓特區。該組織是隸屬于聯合國國際金融組織,包括全世界189個國家。

·        世界銀行是為發展中國家資本項目提供貸款聯合國系統國際金融機構。它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組成機構之一,同時也是聯合國發展集團的成員。世界銀行世界銀行集團并不一樣,后者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該兩項通稱“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以及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5個機構組成。

 

三、世界經濟論壇

G20峰會與世界經濟論壇并不是一碼事。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個以基金會形式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成立于1971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州科洛尼。因其每年冬季在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舉辦年會,故又稱達沃斯論壇,歷次論壇均聚集全球工商、政治、學術、媒體等領域的領袖人物,討論世界所面臨最緊迫問題。

1971年,時任日內瓦大學商業政策教授的克勞斯.施瓦布邀請444位西歐公司的商業執行者,在達沃斯會議中心召開了首屆“歐洲管理討論會”。在歐洲委員會歐洲行業協會的支持下,施瓦布希望向歐洲公司介紹美國的商業管理實踐。因此,他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建立了“歐洲管理論壇”,總部設在日內瓦,并召集歐洲商業領袖每年1月在達沃斯舉行年會。

“歐洲管理論壇”1987年正式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并希望拓寬為一個解決國際爭端的平臺。政治領導人也開始使用達沃斯論壇這個中立的平臺解決他們的分歧。

 

四、今年G20峰會看點

今年的G20峰會將于7月7日到8日在漢堡舉行,除了20國集團首腦以外,幾內亞、荷蘭、挪威、菲律賓、塞內加爾、新加坡、西班牙越南也將受邀參加這次會議。今年峰會的主要議題全球經濟穩定,主要口號主題塑造一個相互連通的世界,將圍繞確保經濟穩定性、改善可持續性、負責任地發展,展開。今年的G20峰會有以下的看點值得人們關注。

看點1 沙特換人

本次峰會,沙特因為出席的代表不是國家元首而備受外界的關注。沙特國王薩勒曼已經取消參加這次峰會,取而代之的是沙特的財政部部長穆罕默德.阿爾.賈丹。這或許和前不久(2017年6月20日)發生的沙特王儲更迭有一定的關系。

 

看點2 巴西總統出席與否成疑

2016年,巴西前任總統迪爾瑪.羅塞夫遭到了彈劾。同年5月12日,米歇爾.特梅爾暫行巴西總統的職權。同年8月31日,特梅爾正取代羅塞夫,成為新一任巴西總統。然而今年(2017年),特梅爾本人也因為涉嫌腐敗而遭到了彈劾。他原本已經取消參與本次G20峰會。到了2017年7月4日,特梅爾又宣布了恢復參加G20峰會的意向特梅爾到底是否參加G20峰會、在他不參加的情況下由誰來頂替等問題只有到了峰會開始的時候才知道,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看點3 反G20游行

2017年7月2日開始,德國漢堡就爆發了G20游行,來表達他們的諸多訴求——有的反對川普退出巴黎氣候條約,有的反對默克爾辦事不力,有的呼吁縮小貧富差距,有的抗議煤炭運輸來呼吁環保等等。未來一周,或陸續爆發30場抗議活動。

 

看點4 川普與普京首次會面

這一定是本次峰會的最大看點。由于俄羅斯是否涉嫌干預美國大選川普團隊是否涉嫌通俄的爭議話題持續,讓川普與普京的會面更加受到矚目。然而,外界普遍預測,本次美俄會議,不會有任何實質性成果。

 

五、期  待

去年的中國杭州G20峰會中,中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比如推動生效《巴黎氣候協定》制定《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確定增強環境可持續性在結構性改革中的優先位置等等。筆者希望在今年的G20峰會中,各國能夠達成重大共識,再次取得豐碩的成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