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3 07:37 來源:證券時報 瀏覽量:
央行12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金融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廣義貨幣增速(M2)再創歷史新低,同比增長9.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4個百分點;上半年凈回籠現金1326億元。自金融去杠桿以來,不斷走低的M2增速和新增信貸規模強勁成為金融市場的突出特點。不過,不少分析認為,這一特點或將在下半年略有調整,M2增速會稍有反彈但低位運行仍是新常態,新增貸款或較上半年相比略顯乏力。
M2實際上就是流通中現金加上銀行的存款,目前M2增速已經連續兩個月在10%以下運行。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12日表示,隨著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落實以及加強金融監管效應的顯現,近期商業銀行一些與表外產品相關的資金運用科目擴張放緩,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應下降,這是金融體系降低內部杠桿的客觀結果。
阮健弘強調,應客觀看待M2增速的放緩。首先,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穩固。
其次,貨幣政策操作預調微調,金融監管協調加強,金融部門適當把握了去杠桿的節奏。
三是基數效應。四是隨著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只要實體經濟合理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M2增速放緩實際上反映了存量貨幣周轉效率的提高,比過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為新常態,對其變化可不必過度解讀。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認為,下半年M2增速不至于繼續明顯下降,但要反彈到10%以上也難度較大,仍大概率是單位數的增速。鑒于以往M2持續背離于目標值尤其是創新低的情況下,貨幣政策都會有適度調整來緩沖M2的下行并試圖重新拉升M2。總體來看,貨幣政策繼續收緊推動利率回升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會開始有邊際上的放松尤其是引導短端利率回落。政策態度的逐步變化也意味著債券收益率有望繼續回落,尤其是短端利率回落的確定性更高,投資者可以長短結合進行配置,等待下半年機會。
由于M2本質就是存款,M2增量較低也反映了今年銀行普遍缺存款的情況。不過,在銀行缺存款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銀行的放貸力度可不小。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7.97萬億元,同比多增4362億元,明顯高于過去幾年上半年的貸款增量。
據陳健恒調研分析,上半年新增貸款勢頭強勁,主要原因是在于今年銀行在息差壓縮的大環境下,為了提高收益,銀行盡量早放貸早收益,將貸款額度提前釋放,不少中小銀行表示今年上半年已經用掉全年的70%~80%的貸款額度。同時,由于今年債券利率上升,不少企業尤其是城投平臺通過貸款融資,貸款需求旺盛,也是導致上半年貸款發放量較大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從新增貸款的結構看,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的新增中長期貸款占總新增貸款的比重較大。其中,6月新增信貸1.54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增長4833億元,逆勢反彈,創年內次高。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6月居民中長期貸款逆勢反彈,顯示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整體銷售影響不大,也反映出三四線城市地產銷售接棒一二線城市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考慮到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已提前釋放貸款額度,這意味著,下半年貸款申請的難度可能會更大。劉東亮表示,考慮到6月末商業銀行對存款的爭奪為過去幾年中非常激烈的,大量理財轉為存款,但存款增速仍然不高,且同期社融與信貸依然旺盛,表明商業銀行的負債壓力仍在持續,在信貸額度緊張且MPA考核持續的背景下,下半年信貸增長可能乏力,中小企業可能出現融資成本易上難下的局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去年以來,隨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深入推進,中國 資本市場 呈現出一系列新變化,在我國國民經濟和 國際金融 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日前就資
央行 12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金融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廣義貨幣增速(M2)再創歷史新低,同比增長9.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4個百分點;上半年凈回籠現金1326億元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聚焦“雙創”。據 上證 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召開了20次,其中,不下12次涉及“雙創”政策。 此次會議討論通過《關于強化實施創
M2 低增速料成常態 流動性基本穩定 專家預計,M2增速一段時期內將保持較低水平,大幅反彈可能性較小。貨幣政策未來將堅持穩健中性,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分析6月金融數據時認為,金融部門同業空轉去杠桿取得明顯成效,央行貨幣政策將維持“不松不緊”,央行政策可能將從 “去杠桿” 向“穩杠桿”
去年以來,隨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深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呈現出一系列新變化,在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日前就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