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1 14:41 來源:第一財經 瀏覽量:
財經365訊 今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建軍90周年,8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講話。
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新時期的國家戰略,為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為經濟發展同步打造一個更加安全的周邊環境,提供了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證
恩格斯早就說過:人類在科技上的最新成就,總是被率先運用于軍事領域的斗爭。后世的人們對此有過很多注解,其中的重要共識則是:運用得好,軍隊就強盛、國家則富強。上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之后,這一共識在國際社會尤其是軍事強國被概括為“軍民融合”。在中國,“軍民融合”概念的前身叫做“平戰結合”,即和平時期的兵源、武器、技術和儲備等要素要及時向戰爭準備轉軌。
在改革開放拉開帷幕之前,中國社會心理是“大打、早打、拉進來打、打核戰爭也不怕”的準備狀態。像上海這樣的中心城市,在上世紀70年代就常年進行著“抗侵略戰爭”的準備。那時,不僅兵工廠的地位最高、后勤物資保障最為有力,而且企事業單位都有日常訓練的建制民兵,地下還有被孩子們稱為“防空洞”的人防工事。然而,以應對全面戰爭為準備和動員的“全民皆兵、武裝民兵”策略,在實施多年的過程中顯得經濟代價高昂、而軍隊本身戰斗力的提升效果也無法合理體現。1978年以后,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做出了“世界大戰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打不起來”、“和平與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流”等判斷,并為全社會指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本方針。
近40年的發展證明,總設計師當年的選擇是無比正確的。更有意義的是他對于“平戰結合”的思維改造,即從臨戰狀態轉為和平常態的“軍民結合”。在鄧小平提出“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十六字方針后,國防科技工業開始實行軍民結合。他還要求國防工業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大局,主動為經濟建設服務,以“四個現代化”建設帶動國防現代化。此后,國防科技工業為與國民經濟相結合,大刀闊斧地推進了公司制和市場化改革,將航天、航空、兵器、艦船等軍工總公司改組為10個集團公司,實行合同制,基本實現了政企分開、供需分開,從而使中國國防工業走上了“軍民兼容”、“軍民結合”的發展道路。國防科技工業逐漸融入到國民經濟中,由單一面向國防建設轉為面向為工業、科技、經濟和國防現代化服務,同時大力發展民品生產和第三產業。
值得強調的是:從目前的眼光來看,“軍民結合”還是一項國防戰略并具有實事求是的大國風范。而將其發展為“軍民融合”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2015年3月12日,習近平在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后,他又大密度、多頻率地調研、視察軍地單位,并做出了新一輪的戰略性改革部署,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年1月22日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任主任。在他的戰略規劃中: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是中央層面軍民融合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統一領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負責。
在最近熱播的中央電視臺政論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的說明中,“軍民融合發展”被譽為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
“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真有這么神奇嗎?不妨看看海外案例。限于篇幅,僅以中東軍事強國以色列為例加以說明。眾所周知,以色列地少人稀、資源缺乏,且建國后沒幾日就爆發了一場迎戰所有接壤國家的戰爭。在之后的幾十年中,陸地上的大小戰役和西部海岸線上的入侵威脅,以及恐怖襲擊,讓所有以色列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
為此,特殊的歷史環境背景讓以色列奉行嚴格的兵役制度,為保證動員順利進行,以色列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保證兵員的充足,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兵役法》和《國防法》。多年來,以色列軍費開支占到本國預算總額的1/3左右。這種“重軍輕民”的畸形產業結構,讓以色列財政遭受到極大考驗。如何在增強軍事力量的同時促進經濟發展,成了以色列亟待解決的難題。在經過長期探索后,以色列終于拿出系統性的軍民融合體系——以國防工業為支柱;以軍促民、強軍富國。
以色列的軍民融合參與度是逐步提高的:建國初期,以色列尚需向歐美等國大量進口武器。而上世紀70年代末,以軍的主要武器系統中,國產的份額越來越大,自行研發極大提高了其軍備自給水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軍工生產鏈。80年代末,以色列軍工企業有250多家,其中更是有以色列軍備發展局、以色列飛機工業集團、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拉法爾公司等十幾家規模巨大、舉世聞名的軍工企業。這些企業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向國外大量銷售產品,每年總計軍火銷售額要占以色列工業出口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本世紀以來,以色列根據局勢開始重新審定國家防務戰略,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大力量扶持大型軍工企業,開放軍事工業的經營權給民營公司企業,以企業運作代替中央行政集權治理。
在充分挖掘本國軍工企業最大潛力的同時,以色列采用許可證生產、購買專利、共同研制、合作生產等方式,加強軍民融合以及與美、英、法、德等國的軍事技術合作。由此,建立起國有、私有、合資軍工企業并行運轉門類齊全、種類多樣的國防工業體系。其中,國營軍工企業由國防部領導,歡迎民資介入;而政府對于一些重要的私營軍工企業也進行投資,使之成為合辦企業。同時,良好的融資環境為軍民融合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支持,以色列因此走出了一條自主的復合式發展道路:國防力量不斷強化、經營人才不斷涌現、財政收入也不斷躍升。
而中國國情雖和以色列不可同日而語,但軍民融合確實是一條值得探索和堅持的強國與強軍路徑。一方面,我國國防戰略已經初步改變了陸地縱深防御、陸軍重兵集團駐守的方針,轉為海空聯合、技術發軔、立體布局的策略,需要更多的資源、人才、研發、資金等新元素的介入。另一方面,在我國戰略工業體系齊全、研發力量充沛的前提下,民用技術的突破往往領先于世界同類水平,如上海等中心城市能供應的衛星、火箭、探射器、導航儀、潛海設備等,在造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同時,完全能成為軍隊裝備和新型戰斗力的重要來源。此外,在成本核算、資本市場、激勵機制、國際合作、信息技術等方面,地方單位和民營企業往往有著近40年來的優勢積累。軍民融合,則可以實現如虎添翼。
值得贊譽的是: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新時期的國家戰略,為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為經濟發展同步打造一個更加安全的周邊環境,提供了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證。目前,經濟界、科技界和軍工界等都已注意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已印發《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務院、中央軍委還制定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由此,極大動員了地方力量和民間資本的參與熱情。至建軍90周年前夕的統計,全國已出現100多個軍民融合協作區、示范基地和科研中心,涵蓋航空航天、船舶車輛、機械制造、電子信息、深海極地等具有戰略價值的骨干行業,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具有先進制造、人才儲備、研發實力、資本配置等優勢的上海,也是軍民融合的傳統高地。如今,軍民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在上海也已基本成型,筆者最近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上海西南區域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地閔行區,將代表上海創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金融服務為突破、以人才育用為支撐”的“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而一些關鍵技術已在研發上取得了領先世界水平的突破,在項目驅動、聯合孵化、軍民兩用、深度融合、預期明確的前提下,閔行年內將有23萬平方米的空間載體資源可投入使用。相信,具有傳統軍工和新型思維優勢的閔行,必將走出一條新路。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的初心與路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單從指數兵臨城下的架勢來看,明天3300應該是多空必爭之地了。不管收盤站不站的上關鍵點位,盤中摸一下也是必須會嘗試的,所以明天很關鍵,3300點得失對后市有重大參考意義。
農民工是一個被邊緣化的群體,盡管農民工“亦農亦工”。“非農非工”的特殊身份使他們一直處于尷尬的境地,但他們為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他們的權利
新三板最新消息新三板第一案:ST行悅原董事長失聯,超百位投資者發起維權 日前,ST行悅原董事長徐恩麒失聯,引發超百位投資者發起維權行動,堪稱“ 新三板 維權第一大案”。隨著
農民工一直都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主力軍,為滿足廣大農民工群體的需求,切實符合農民工特點,國家規定了一系列農民工 養老保險 政策。各省市也均制定了相關農民工養老保險政
今日市場點評 滬深兩市早盤漲跌不一,其中滬指小幅高開,而深成指和創業板等股指小幅低開。開盤之后市場便形成一定的分化,其中股指在金融等品種的帶動下快速走高,不僅再創反
新三板財經搜狗將赴美上市 騰訊或將成最大贏家 7月31日,王小川發布公開信,告知全體同仁,搜狗將根據市場條件,推動美國上市進程。 搜狐將剝離“兒子”搜狗——中國第三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