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券商2016年底的策略會,題為“尋找下一個騰訊”。到了2017年年底,策略會題為“為什么不TM直接買騰訊”。
看著是個段子,但揭示了一個很清楚的道理:像騰訊這樣的龍頭非常少,尤其想在A股市場上找到一家護城河如此深、天花板又如此高的上市公司是非常難的。
尋找類騰訊公司,首先需要弄明白騰訊公司的特點。大致的特點有技術壁壘高、市場占有率大、成長性高、業績優質、涉足領域廣泛等。A股市場中,全部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并不多。
找起來無非就是兩種:
1、最直觀看得到的,各個行業的龍頭
白酒行業的茅臺、五糧液;家電行業的格力、美的;通訊行業的中興通訊;顯示器面板行業的京東方A;安防行業的海康威視。。。。等等。
但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龍頭和騰訊相比有個劣勢,他們的護城河是夠深,但是行業發展的天花板不夠大。騰訊的產業觸角非常多,很輕易地就可以憑借自己的用戶群體成為某個新興領域的王者。而上述的這些行業龍頭都很難短時間實現這一點。所以大家這兩年看到格力開始布局新能源車,美的布局機器人,茅臺要將電商等一批子公司拆分上市。
但即便他們和騰訊比起來有差距,這些公司也都是A股市場上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標的。因為騰訊的市值是世界前十,如果A股隨隨便便就出個騰訊,那你把資本市場想的也太簡單了。
2、通過經營指標去挖掘下一個騰訊
老實講,這事兒很難。騰訊的積淀不是一年兩年,現在A股市場上的新興企業很難把發現目標定義為騰訊。但可以給大家提供個思路:
首先,行業發展要看不到天花板,也就是新興產業。例如人工智能、區塊鏈、基因醫療。
其次,本身行業就在風口,如果恰巧還是行業里面的龍頭,那么他們是有希望的。比如科大訊飛、華大基因。
就是提供個思路,但真找到一個類騰訊的企業,A股沒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