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老師始終是神一般的存在。算下來,我已經離開金融所兩年了,在社科院有過10載記憶。只可惜歲月不饒人,急于出山,卻只學了些皮毛,和尹老師這樣的“大家”比起來,恐怕還欠了30年修行。
旁的不多講了,尹老師對明年股市的看法獨樹一幟,不同于任何一家券商的觀點,且邏輯縝密,文峰樸實,蘊含著多年的市場經驗。
原文如下:
2018年股票市場展望
尹中立
每到年底,又到了盤點股市并進行來年展望的時候了。按照往年慣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撰寫的《中國金融發展報告藍皮書》應該在此時可以對外公布了,今年可能要推遲一個月左右。但有關股市的分析報告已經完成,為了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愿望,把關于來年的股市預測結果簡要公布一下。
我們首先盤點一下上一年底關于今年的預測情況。在上年度的藍皮書里有關股市展望部分,我們認為市場“維持穩定,窄幅波動”將是2017年市場的主基調,在注冊制不斷推進的前提下借殼重組行為將難以大行其道。投資者正確的投資策略應該是“抓大放小”,即“買入藍籌股指標股,賣出垃圾股”。
今年的股市運行結果與我們的預測基本一致,只是藍籌股與中小市值股票之間的分化程度超出了我們當初的估計。全年代表藍籌股的上證50指數上漲25%,中證100指數上漲30%,而創業板指數下跌了11%。如果把不同市值的股票進行分組,可以清晰看出,年初市值越大的股票年度漲幅越大,年初市值在2000億元以上的股票平均漲幅超過30%,而市值在50億元以下的股票平均下跌了超過20%。市場的分化現象被市場戲稱為“漂亮50”和“悲慘3000”共存。
市場為何出現分化?
市場普遍的解釋是價值投資逐漸得到重視,或者說是價值投資理念在回歸,還有人稱之為“估值與國際接軌”等等。筆者認為,這是似是而非的,該假設無法解釋為什么股價走勢分化是從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的?更無法解釋2013年前后中小市值股票上漲而藍籌股下跌。
我們認為導致股價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新股發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資制度的變化。其背后的詳細分析請看我們不久將公布的藍皮書報告。
我們認為導致股價分化的因素在2018年將出現邊際弱化甚至逆轉,因此,2018年的股市不再的藍籌主導,這似乎與迄今為止大多數機構的預測結論相反。按照大多數機構研究報告的結論,認為藍籌股主導的行情才剛剛開始,未來將繼續深化。甚至有機構斷言“散戶將逐漸被趕出市場”。我們認為,這些推論不符合中國國情。
藍籌股在2018年將盛極而衰,而中小市值股票將否極泰來。藍籌股可能還會再走一段強勢行情,但支持它走強的因素已經弱化或消失。同理,中小創即使會慣性下跌,那也是黎明前的黑暗,股市將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方面有所作為。
2017房地產市場是超過預期的好,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和成交量出現大幅度上漲。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將比2017年有所降溫,
市場的對沖操作應該是“賣大買下”,與2017年相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