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365訊(編輯 孫遠之)一般來說,炒股的對KDJ、MACD、BOLL等一些通用指標都比較熟悉,大多都知道金叉買進,死叉賣出,但真的操作起來并非易事。股市是個爾以我詐的市場,既然炒股的都知道KDJ了,那么主力當然也不是傻子。所以很多人看到死叉拋出股票,股價立馬就漲,死叉也就轉眼變成了金叉,這就是所謂的騙線。除了KDJ、MACD、BOLL等等一系列指標以外還有一個指標可以作為參考,那就是成交量。普遍的來說價升量增看漲,放量下跌總不是好事,無量下跌也比較慘。但是成交量也不一定會非常的準確,因為主力會玩左手倒右手的把戲,看似價升量增,或者是沖漲停了,于是散戶就會去追漲,于是主力就順水推舟把籌碼送給了你。
按照一般規(guī)律,量能還是比較靠譜。如果把幾個指標和量能結合起來分析,成功率可能會高點。本文就粗略談談“量”。但這個分析僅是普遍現(xiàn)象,并不十分的靠譜,因為個股的走勢各不相同,基本沒有可參照性。
如果要說“量”,那可以寫一本書了。本文就談一下“地量”,所謂的地量就是成交量萎縮到近期的低點。但是地量后還會有地量,記得上證指數(shù)在96年熊市的那段時間日成交量只有30多萬,很清楚記得當時的那句玩笑:交易所的水電費也要付不起了。不過后來股市也就慢慢起來了。所以股票中出現(xiàn)近期的地量并不代表后面就沒有更低了,或許還會縮量。但如果量能出現(xiàn)拐點了,那股價可能會有變化了。股市有句話叫。地量后有地價,地量出現(xiàn)并非就是地價了,可能當時會是地價,但后市也有可能放量再殺,或者是縮量再跌。靈活多變的股市確實很復雜。還是說普通的吧。
從下圖來看某股走了一個上升波段后調(diào)整,股價下跌,某天出現(xiàn)了極小的成交量,這只能相對來說是地量。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根地量陽。
地量出現(xiàn)后出現(xiàn)了放量,隨后就是價升量增,出現(xiàn)了一波突破拉升的走勢,隨后出現(xiàn)了近期的天量。
既然天量出現(xiàn)了,后續(xù)量能沒有跟上,,且沒有天價出現(xiàn),那么也只能進行調(diào)整了。這圖型里有拉升,洗盤,跳空,回抽,下跌等等,還算是比較經(jīng)典的。此股從9元多漲到16元左右,漲幅已然不錯了。
再隨便找一個圖:一座山形成后出現(xiàn)了近期的地量,又是地量陽。
隨后量能增加,股價反彈。
總結一下:出現(xiàn)地量并非就是底部,地量后還有地量,地價后還會有地價。出現(xiàn)地量的K線形態(tài)也各有不同,可以是陰線,可以是陽線,也可以是十字星。如果僅僅憑著一個指標去判斷,主力完全可以讓你抄底抄在半山腰。同樣,天量后面還可能有天量,天量后面還會有天價,天價后還會有天價。另外,像那種連拉陽線暴漲的或者是連砸陰線暴跌的是沒有指標可言,指標在高位鈍化后可以再鈍化,在低位鈍化后還能鈍化。總之,股票是個相當靈活的東西,其表現(xiàn)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