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方案(2018-2020 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
《方案》提出,2018年壓減退出鋼鐵產能1000萬噸以上,2019年壓減退出1000萬噸左右,2020年壓減退出2000萬噸左右,到2020年底全省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
同時,2018年鋼鐵“僵尸企業”全部出清,2019年張家口、廊坊市鋼鐵產能全部退出,2020年鋼鐵冶煉廠點減至70個,企業減至60家左右。2018年唐山壓減鋼鐵產能500萬噸,河鋼集團退出煉鐵產能86萬噸,推動廊坊市整體退出11家鋼鐵企業。
《方案》亮點
此次公布的《方案》中,還明確提出了六項治理鋼鐵過剩產能的主要任務,具體情況如下:
1、鞏固壓減成果。嚴格落實“四個決不允許”要求,嚴防制售“地條鋼”等違法違規行為。
2、 出清“僵尸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債務和解、破產重整、破產清算等方式,在 11 家“僵尸企業”已出清 8 家的基礎上,剩余 3 家確保 2018 年全部出清。
3、 引導整合重組。重點支持河鋼集團、首鋼集團 2 家企業建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較大市場話語權、國際領先水平的特大型鋼鐵集團。循序推進唐山豐南、遷安和邯鄲武安地方鋼鐵企業實質性整合,力促形成 3 家具有較強實力和明顯競爭優勢的地方鋼鐵企業集團。
4、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能向沿海臨港地區適度集聚,力爭到 2020 年建成曹妃甸、京唐港、豐南沿海工業區、渤海新區四大臨港精品鋼鐵基地。
5、加快改造升級。鼓勵企業發展智能制造,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鋼鐵產業深度融合。
6、 推動域外轉移。在境外靠近資源和市場的地區投資建設鋼鐵企業,或參股、并購國外鋼鐵企。
行業背景
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年中,河北省鋼鐵產能控制已經頗具成效,數據顯示,2016-2017 年壓減退出煉鋼產能 4378 萬噸、煉鐵 3893 萬噸,提前一年實現“十三五”任務目標;2017 年壓減退出煉鋼產能 2754萬噸、煉鐵 2132 萬噸,超額完成國家任務。
河北省作為鋼鐵大省,在控制產能方面起到的帶頭作用非常明顯。根據工信部部長苗圩26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過去兩年,全國已經完成鋼鐵去產能1.2億噸左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如果到年底能完成壓減任務,那么“十三五”去產能目標就可能在今年提前實現。
控制產能過剩,對整體鋼鐵行業利潤都將有極為明顯的提振作用,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率先受益。公司方面,根據選股寶主題庫鋼鐵板塊顯示:
河鋼股份:鋼材總產量2687萬噸,品種齊全,2011年至2015年噸鋼鐵成本均值位居行業最低位;
首鋼股份:公司實現了從長材往高端板材的結構調整,大股東首鋼集團有大量優質資產注入預期,《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方案(2018-2020 年)》提出,重點支持首鋼集團建成特大型鋼鐵集團。
本文“河北鋼鐵去產能再升級,本地鋼鐵巨頭或加快浮現”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