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業去庫存背景下仍舉債囤積人參,曾以“人參神話”橫走國內資本江湖的紫鑫藥業再次豪賭人參的風險或已臨近。
長江商報記者通過紫鑫藥業財務數據發現,截至去年底,公司存貨已高達48億元,超過公司總資產一半。這其中,大部分存貨是公司囤積的人參。
巨資囤積人參嚴重占壓公司流動資金。截至今年3月底,剔除存貨及應收賬款,公司的流動資產僅有10.56億元,無法覆蓋33.52億元的流動負債。當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劇降469.48%。
更為嚴峻的是,去年底,公司的存貨周轉率低至0.0718次且逐年下降,以此計算,其存貨大約14年才能周轉一次,這意味著48億元的存貨14年基本上不能變現。
不僅如此,公司的不少存貨處于質押狀態。上月,公司公告稱,申請向銀行貸款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而用于借款的擔保質押物就是公司人參存貨。
伴隨著公司不斷籌資,其負債總額在去年增長超六成,今年一季度財務費用大增61.68%。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僅公司存在嚴重流動性壓力,公司的股東也不“富裕”。截至去年底,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有7名股東進行了股權質押,其中前六大股東的股權質押比接近100%,且第一大股東與第二、五大股東存在關聯。
存貨一年猛增21.6億,超過一半資產
存貨高企而周轉率奇低或是懸在紫鑫藥業頭上最大的利劍。
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紫鑫藥業的存貨高達48.33億元,較2016年增加21.60億元,同比劇增80.80%。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2007年3月2日在中小板掛牌的紫鑫藥業,在2009年之前,公司的存貨在3000萬元左右,基本上是低位。從2010年開始,隨著公司挺進人參產業,存貨就急劇飆升。2010年至2016年,其存貨分別為1.73億元、8.51億元、14.16億元、18.26億元、19.63億元、20.83億元、26.7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467.43%、391.91%、66.39%、28.90%、6.11%、28.32%。
數據顯示,進軍人參產業的起初三年,因為基數低,增幅較大。2015年,公司的存貨增幅有所放緩,也是7年間增幅最小的年度。2016年,公司的存貨增長開始加速,當年比上年的同比增幅上升了22.21個百分點。
對比2017年的數據發現,2017年,公司的存貨一口氣增加21.60億元,超過2015年全年的20.83億元。
存貨急劇增長讓其迅速成為紫鑫藥業最為重要的資產之一。截至去年底,公司資產總額為88.78億元,48.33億元的存貨占了公司資產總額的54.44%,這意味著公司超過一半的資產是存貨。
48.33億元的存貨中,高達30.06億元、占存貨62.20%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是紫鑫藥業種植的人參種苗及林下參等。此外,13.64億元的庫存商品也是人參。
2017年,公司銷售人參50.76萬公斤,較上年銷售量58.31公斤減少了12.95%。當期,庫存量為325.63公斤,較上年264.71公斤增加了23.02%。此外,人參延伸產品(飲料等)去年銷量為77.58萬盒(罐),較2016年的87.95萬盒(罐)減少了11.78%,庫存為1265.38萬盒(罐),同比增長49.20%。
由此可見,無論是公司人參還是人參飲料等,其銷量均在以兩位數的速度下降,而庫存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加。
紫鑫藥業的存貨周轉率也是奇低。去年,其存貨周轉率為0.0718次,2015年、2016年為0.1039次、0.0899次,今年一季度為0.0158次,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以2017年全年存貨周轉率計算,紫鑫藥業超48億元的存貨周轉一次需要5013.93天,以年度計算則為13.93年。
兩次募資26億買人參,負債年增64.31%
紫鑫藥業存貨急劇膨脹之時,其負債也在大幅攀升。
紫鑫藥業的負債變動基本上跟存貨同步。從2010年開始,公司的負債逐年上升。2010年至2016年,其負債總額分別為9.77億元、9.80億元、11.50億元、18.32億元、20.57億元、29.83億元、28.89億元。2010年,公司布局人參產業,負債增加7.52億元,增幅為334.22%。2011年、2012年小幅增長,2013年增加了6.82億元,2015年增加了9.26億元,增幅為45.02%,是7年間增加最多的年度。2016年,負債有小幅下降。
而在2017年,公司負債大幅飆升。截至去年底,公司負債總額為47.47億元,較2016年增加了18.58億元,增幅為64.31%。
紫鑫藥業的負債為在2011年微弱增長、2016年負增長,源于公司實施了兩次定增募資。回溯公告,2010年12月30日,公司定增募資10億元。2016年4月,公司又實施了一次定增,募資16.05億元。兩次定增合計募資26.05億元,全部用于購買人參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如果剔除兩次所募資金,公司的負債將達到73億元,資產負債率或為82.81%。
負債攀升讓公司財務成本不斷上升。2015年至2017年,紫鑫藥業的財務費用分別為1.40億元、1.55億元、1.96億元,而同期公司凈利潤為0.40億元、1.63億元、3.72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財務費用為6249.0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1.68%,占營業收入的18%。
負債不斷攀升的紫鑫藥業流動性風險或已隱現。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流動資產66.89億元,剔除存貨后僅18.57億元,公司貨幣資金為5.34億元。而流動負債高達33.5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為29億元。由此估算,公司資金缺口或超25億。
不僅如此,公司經營現金流仍在凈流出。去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為-13.21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469.48%。今年一季度為-4114.9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5月10日,公司董事會同意向銀行申請辦理8億元貸款,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而其擔保物就是公司16億元的人參存貨。
研發投入降三成,七股東質押公司六成股權
紫鑫藥業在年報中稱,公司已形成中成藥、人參產品、基因測序三大核心業務并駕齊驅的業務結構與發展格局,逐漸形成具有“紫鑫特色”的大健康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
然而,在大力布局新興業務之時,公司研發投入卻在減少。2016年、2017年,公司研發人員基本未變,而研發投入分別為4935.45萬元、3178.36萬元,去年下降了35.60%。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的占比也從6.02%降至2.39%。
研發投入下降或將影響公司持續競爭力,而公司大比例股權被質押或波及公司股權結構。
5月26日,公司公告顯示,控股股東康平公司持有5.03億股,質押4.9986億股,質押比為99.39%。
其實,高比例質押股權遠不止康平公司一家。
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前七大股東均進行了股權質押,其中,前六大股東股權質押比接近100%。
具體為,第二、三、四、五、六股東分別持有公司0.64億股、0.64億股、0.64億股、0.62億股、0.32億股,質押0.64億股、0.63億股、0.63億股、0.60億股、0.32億股,股權質押比均超99%。
截至去年底,公司前七大股東合計質押了公司7.93億股,占股本的61.90%。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質押股權的股東中,公司實控人郭春生通過其親屬持有康平公司77.26%股份,第二大股東仲桂蘭系郭春生母親,第五大股東仲維光系郭春生表兄。三人合計持有公司49.07%股權,且幾乎全部被質押。
針對上述問題,6月2日,長江商報記者曾致電紫鑫藥業,但無人接聽。
本文“股票|紫鑫藥業消化48億存貨需14年 舉債26億囤積人參負債年增六成”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作為今年青島國際啤酒節承辦和金沙灘啤酒城運營主體,青島黃島發展(集團)有限公司6月1日與士林夜市、陜食匯、威沃啤酒等7家品牌餐飲單位,在金沙灘啤酒城舉行青島國際啤酒節
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聞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有非常多的利好的正面消息,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經濟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二是政治體系非常穩定;
6月4日早間,三聚環保公告,公司與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海淀區國資中心將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直接以現金受讓三聚環保的債權及應收賬款
近期,A股連續迎來巨型獨角獸,炒新熱潮再度升溫。隨著藥明康德、工業富聯、寧德時代等獨角獸公司集中登陸A股市場
三全食品首募項目“爛尾”十年 又逢新零售進展不順 公司上市之初,其首發募集資金主要投資項目推出,十年過去了,該項目還未竣工 首發募投項目耗時十年之久,仍未完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