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365 >主頁 > 財經 > 國內 >

三聚環保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三聚環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認購巨濤海洋石油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股權

時間:2017-06-10 17:5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量:

三聚環保

在此次認購完成后,三聚香港將持有巨濤6.41億股股份,占巨濤全部已發行股份的39.47%,由此正式成為巨濤海洋控股股東。

  而巨濤海洋作為在港股主板上市的上市企業,上述這一收購案的完成也意味著A股創業板企業“控股”香港主板上市企業第一例正式出爐。

  6月5日當天,受三聚環保入主的影響,巨濤海洋在當日午盤后股價異軍突起出現大幅上漲,其間價格一度最高漲至3.35港幣,最大漲幅超過19.6%,最終以3.24港幣報收,漲幅達15.71%。

  “經過了解和實地調查,巨濤海洋的業務和能力可以與三聚環保公司的現有業務和戰略發展形成有力補充和協作關系。”三聚環保有關負責人士表示,巨濤公司近20年形成的國際業務經驗、項目管理能力也可以對三聚環保公司未來進一步發展國際國內業務提供有力支持和配合。

W02017032727304343

控股港股

  一家A股創業板企業控股港股主板企業,這顯然在A股市場而言的確是“破天荒”之舉。

  根據此前有關認購交易公告顯示,此次巨濤海洋擬以1.20港幣/股的價格發行803,562,111股新股,其中三聚香港的認購比例占本次發行新股的79.84%,認購金額為港幣76,987.99萬元。

  而這一認購協議早在三聚環保今年3月14日召開的第三屆董事第三十五次會議上便正式通過。而要完成這一認購協議則需要三大先決條件,既聯交所已批準認購股份的上市及買賣,且并無撤回或撤銷有關批準;如必要,獨立股東于股東特別大會通過必要決議案以批準本協議及協議擬進行交易,(其中包括)增加法定股本、配發及發行認購股份、據此將配發及發行認購股份的特別授權及清洗豁免;同時完成認購全部認購股份。

  2017年6月2日,巨濤海洋發布《完成根據特別授權認購新股份》公告,其表示全部認購事項的先決條件均已經達成。就此,三聚環保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三聚香港成為了巨濤海洋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39.47%。

  而旋即三聚香港方面則表示將向巨濤委派兩名執行董事及一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參與其日常運營和管理,協同業務發展。

  “巨濤海洋在珠海有48萬平方米的建造場地,有自己的出貨碼頭,其所擁有的一些裝備制造能力,如天然氣脫硫、脫碳等裝備制造能力,可形成對公司業務的配套和延伸,目前三聚環保公司在北美的頁巖氣脫硫裝置全部由美國分包商制造,懸浮床的一些核心的部件制造也是外包的,若由巨濤公司來完成三聚環保公司包括以上列舉的一些裝備業務,不但能在質量上更可控,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減少三聚公司核心技術外泄的風險,也可以有力支持三聚公司提高制造能力、確保工程質量、進度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6月5日下午,北京一位長期跟蹤三聚環保的資深券商研究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實際上,近年來,雖然不乏有國內A股公司過江收購港股資產的案例,如中國安寶(000009.SZ)聯姻國際精密(HK00929),廣匯汽車(600297.SH)收購寶信汽車(HK01293)等案例在前,但大多數此類并購也主要是看中港股的“殼”。而作為一家創業板公司豪氣收購港股主板企業,并與之協同聯動做到業務互補,三聚環保則是“首吃螃蟹者”。

國資背景的使命

  隨著三聚環保的入主,巨濤海洋的投資者們以最高近20%的漲幅來慶祝這一喜訊,6月5日當日,三聚環保也以2.3%的漲幅收盤。

  “三聚環保作為一家有國資背景的企業,其除了要為股東們創造回報之外,還要擔當部分國資的社會責任功能,積極響應國家的有關政策。”一位接近三聚環保的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實際上作為北京最早一批國資混改試點的企業,其在實現利潤逐年大增的情況下,亦有擔當行業發展、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乃至參與國資混改的重任。

  根據三聚環保的股權結構資料顯示,北京海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海淀科技”)持股38.31%為其最大股東,而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下稱“海淀國投”)則持有海淀科技40%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這也就意味著海淀國投間接持有三聚環保15.324%股份,為三聚環保第一大股東。

  “三聚環保目前也是在積極響應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而與當地政府合作推動的一批項目,這樣的項目表面上看起來短期內可能并沒有優異的財務數據出現,但這對于三聚環保而言,一則是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二則是公司利用自己的優勢與地方政府進行互補,在行業‘低點’介入進行產業的長期孵化升級,也將獲得可觀的回報。這一旦成功,對于公司和行業而言都是雙贏的結果。”上述知情人士解釋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