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實力文化董事長助理,其表示“不方便回應”。
此前,《見字如面2》突遭下架的消息引發關注。正當大家紛紛猜測原因時,有一家新三板公司也迫切的想要搞明白原由,即《見字如面》背后的制作團隊之一——北京實力電傳文化發展公司。
在文化綜藝這個突然火起來的領域里,實力文化(836653)算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老兵”。這家成立于2002年的公司,自2013年起不僅制作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見字如面》等一系列文化熱播綜藝,更在“制播分離”的大潮中獲得了中央電視臺(以下簡稱央視)的青睞,5年時間里與央視合作的文化節目多達6個。
2016年5月,一直站在幕后的實力文化也通過股份轉讓市場登陸新三板。
然而,在登陸新三板后,實力文化的業績似乎不盡如人意。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均出現持續下滑。而作為今年轉戰互聯網、被寄予厚望的《見字如面2》突遭下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三板大軍中,實力文化能獲得央視的青睞實屬不易,但在“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同時卻也不可否認存在著風險。在實力文化《公開轉讓說明書》10條風險提示中,有4條是和央視直接相關的。
5年與央視合作6個節目單個廣告分成收入最高5344.14萬
相對于和視頻網站合作的《見字如面》,實力文化此前一系列文化綜藝節目合作的伙伴都是央視這顆大樹。
據公司《公開轉讓說明書》(更正后)顯示,報告期內實力文化與央視合作的文化綜藝項目共6個,其中2個項目的合作模式為委托制作,3個項目的合作模式為廣告分成。其中1個項目雖未明確合作模式,據公司相關公告,該節目最后的收入計入委托制作收入分類下,但未公布具體收入數字。
對于這些文化綜藝節目的收益究竟如何?
截至目前,公司自2013年開始與央視合作的6個節目中,有3個已確認收入并計入公司相關收入,有2個確認收入但項目款未收到,還有1個已簽訂合同,但未明確合同金額。
其中,2013年的第一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最后收入為1165.05萬元,毛利率為17.81%;而2015年的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二屆《中國成語大會》均未公布具體收入數字,但公司相關公告稱2015年的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廣告分成遠遠低于第二屆,這也是導致2016年公司營收下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