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資者進入國債期貨市場,研究推進商業銀行入市。
中國期貨市場距離擁抱境外投資者還有多遠?
5月25日,在由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辦的第十四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這個問題給出答案,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境外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不再遙不可及。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程度在迅速加快。我們已經確定原油、鐵礦石作為特定品種試點引入境外投資者,目前正與相關部門一起積極研究完善相關稅收政策,以實現期貨交易、交割稅收政策明確化、常態化。”方星海在主論壇上這樣說道。
事實上,在2016年的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方星海同樣提到了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活動的議題。
他當時說:“走出去和引進來都很重要,但當前的重點是把境外投資者引進來,因為我國期貨市場的開放程度離國際定價中心還很遠。”
不過,本次的表態對市場來說更有意義,因為這是監管層第一次明確了引入境外投資者的具體期貨品種。
同樣首次提出的,還有金融期貨要引入境外投資者。
目前我國已經上市的金融期貨,包括3類股指期貨和兩類國債期貨,分別是滬深30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上證50股指期貨、5年期國債期貨和10年期國債期貨。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首先計劃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是國債期貨產品。
可見的是,在境外市場上,已經有國債期貨產品上市了。
兩個月前的3月24日,香港交易所發布公告宣布,4月7日將在香港市場推出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這是我國第一個離岸(即不在內地)的國債期貨合約。可見,境外投資者對于中國國債期貨的交易需求不容小覷。
方星海指出,在金融市場加快開放的背景下,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金融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方案,為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提供良好的風險管理場所。
此外,國債期貨市場也在為引入商業銀行積極準備。
方星海在5月25日的講話中提到,國債期貨自2013年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功能逐步顯現,在2016年12月債市大幅波動、信用債賣出困難時,國債期貨作為債市風險管理工具,對維護我國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說:“目前,國債期貨參與者主要是證券公司與基金公司,商業銀行作為國債市場的主體尚未參與,國債期貨價格的權威性還不夠強,市場流動性還不夠深,還不能全面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從國際市場看,商業銀行是國債期貨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我們正積極與有關部門研究推進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以滿足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需求,保障我國金融市場安全平穩發展。”
本文“境外投資者進入國債期貨計劃”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新蒜價格比去年低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