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富有的一群人宣稱為“用戶利益”而大打出手,或許更應該思考“用戶利益”到底是誰的利益。
打著“用戶”、“安全”的旗號,順豐、菜鳥“決裂”之役正演變為“首富們”的“互撕大戲”。在菜鳥宣稱順豐關閉數據回傳、順豐反擊菜鳥意在調用隱私數據后僅數個小時,騰訊出面力挺順豐稱“無論多么重視順豐的數據與業務安全都不為過”,另一物流實力企業京東則重申了其與順豐旗下豐巢的合作。
喊話、站隊,從來都是外部手段,這一切的核心則是利益糾葛。在業內人士看來,數據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大的待開發“金礦”之一,誰先掌握足夠的底層數據,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建立壟斷優勢。物流行業正因其接觸大量用戶的天然優勢,被互聯網巨頭虎視眈眈,欲從中分一杯羹。合縱“三通一達”的菜鳥如此,構建豐巢的順豐如此,京東、騰訊亦如此。
巨頭相爭,勢必波及用戶利益,國家郵政局已發出提示,該事件已導致少量信息不暢,生鮮業務會受影響。不過,從長期來看,競爭總要好于一家獨大,畢竟連中國最會賺錢的人都不惜當眾互撕、怒懟,其中潛在利益之大恐怕遠超想象,而這些利益最終來源無疑還是用戶自己。
“豐鳥”互撕變為互聯網巨頭“站隊”
看似一次簡單的“接口關閉”,正演變成互聯網巨頭們的“站隊”大戲。
6月1日下午,菜鳥發布聲明稱,5月31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關閉了自提柜的數據信息回傳。當日中午,順豐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菜鳥建議商家暫時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發貨。
這一聲明迅速遭到順豐的反擊。6月1日晚間,順豐通過官方微博表示,菜鳥早前基于自身商業利益出發,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后者拒絕后,菜鳥6月1日0點切斷了豐巢信息接口。6月2日早間,順豐控股就此發布公告稱,預計此事不會影響去年重組時對2017年和2018年凈利潤做出的業績承諾。
對于相互關閉信息接口的原因,菜鳥和順豐均強調“用戶利益”和“用戶安全”。菜鳥認為順豐關閉數據回傳是因為自己“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只是順豐不配合。順豐則認為菜鳥升級是基于自身商業利益,要求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對此,菜鳥則回應稱,從未要求豐巢提供非淘系數據,反指順豐常調用豐巢的非順豐數據。
到底是誰危害客戶利益,僅從菜鳥和順豐的“口水仗”中難以找到答案。但隨后引發的互聯網巨頭“站隊”一事似乎更有看點。
騰訊云是發聲力挺順豐的一方,其提出,“贊同‘開放的云計算’理念,騰訊云助力順豐布局云端,無論多么重視順豐的數據與業務安全都不為過。”京東則公開強調其與豐巢已展開合作,實現了信息的打通,而且雙方均采用了嚴格的數據加密手段對信息進行高強度的保護。
6月2日稍晚時候,美團外賣也正式發聲,稱將全面接入豐巢,雙方將在餐飲、日用品、鮮花等多品類的物流配送領域共同探索更優解決方案,未來也將實現信息打通。
與之相比,淘寶商家則選擇用行動“站隊”。截至記者發稿前,已經有不少淘寶用戶表示收到淘系商家“停止發送順豐快遞”的通知,原因是“淘寶物流實時跟蹤失效”且“實際已發貨訂單可能不能及時顯示發貨狀態”,可能導致后續確認收貨及收款難以完成等不可控的風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