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水平的高低往往與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根據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經驗,城市化率在30%~70%期間是加速城市化的時期,而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在80%左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年末全國總人口13827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
各地的城鎮化發展情況如何?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省份發布的統計公報梳理發現,目前我國有13個省份的城鎮化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57.35%),有10個省份超過60%,主要分布在沿海發達地區,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過80%,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
京津滬超過80%
上海以87.6%的城鎮化率位居榜首,北京僅次于上海,達到了86.5%,天津則為82.93%。這三大直轄市作為城市經濟體,經濟發展以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農業和農業人口在全市所占的比重已然很小。
除了這三大直轄市,其他省份均低于70%。與它們相比,其他省份作為省域經濟體,地理面積比較大,農業和農業人口都占據相當的比例。因此城鎮化率自然也就與這三個直轄市的差距較大。
位居第四的廣東,去年城鎮化率達到69.2%。盡管城鎮化率較高,但由于廣東的區域經濟發展懸殊,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的城鎮化差距較大。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分區域看,珠三角、東翼、西翼和山區的人口城鎮化率分別為84.85%、60.02%、42.68%和47.85%。
也就是說,在珠三角比肩京滬的同時,粵西粵北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與之相應的是,粵西粵北的人均GDP也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提升粵東西北的吸引力,除了要加大這些地方的基礎設施投入,還要提升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以及相應的產業進入,這樣才能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
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7.7%,位居第五。不過與廣東相似,由于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江蘇各區域的城鎮化率也相差甚遠,蘇南遠遠領先于蘇北地區。
10省份超60%
東北省份遼寧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7.37%,排在第六位。目前,遼寧在直轄市外的省份中位居第三,僅次于廣東和江蘇。作為“共和國長子”,遼寧聚集了大量的重工業,城鎮化進程啟動較早。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們去遼寧做生意時,當地的城鎮化水平也好、生活水平也好,比我們福建都高太多了。”來自福建泉州、80年代末到遼寧錦州等地從事水暖生意的謝先生說。不過,這些老工業基地城市,如今面臨著經濟轉型的難題。
作為我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市場化最高的地區,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居第三,僅次于京滬,城鎮化率也達到了67%。不過,浙江的戶籍城鎮化率卻不高,2014年,浙江戶籍城鎮化率僅為32.52%,位列全國第21位,成為我國戶籍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相差最大的省份。這主要是因為浙江是我國縣域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企業類型以民營企業為主,不少地方農村戶口要比城鎮戶口更具吸引力。
此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的還有福建、重慶和內蒙古。再加上黑龍江、山東和湖北,共有13個省份的城鎮化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這些人口大省潛力大
重慶、內蒙古、湖北等省份的城鎮化率之所以能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比較靠前,也與當地的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有關。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東三省以及武漢、重慶等城市布置了大量的大型重工業項目。這些計劃經濟時代的沉淀也造就了當地的城鎮化基礎。
湖北之后,有18個省份的城鎮化率低于57.35%的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除了海南和河北,其他省份均位于中西部地區。有8個省份的城鎮化率低于50%,主要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區。
不過,較低的城鎮化率,也意味著這些地方未來有較大的投資發展空間。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比如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份,未來幾年城鎮化加速,大量人口將進入到鄭州、成都、合肥、長沙等中心城市,這些城市的發展將備受關注。
以河南為例,其全省的總人口接近1億,城鎮化率較低,省會鄭州又是該省的單極核心城市,在河南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將有大量人口流入鄭州,因此鄭州未來有望發展成為中心城區人口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
在東部沿海發達省份,城鎮化率已經比較高,按照城鎮化三階段論,超過60%的城鎮化率,意味著這些地方已邁入城鎮化的成熟階段。在這個階段,未來的城鎮化一大特點是人口從中小城市流向中心大城市,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需要說明的是,上海的數據為2015年的數據。因為上海的統計公報,并未有城鎮化率的相關數據。根據去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年上海市城鎮化率最高為87.6%。
本文“中國10個省份城鎮化率超60% ”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2018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發布,我們借這個人物榜致敬中國的 改革 開放40周年,回看歷史并期待中國公司更好的未來!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企業家群體逐漸發展壯大。值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近日,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 發布 “2018 全球 100 個最有價值的科技品牌榜”,阿里巴巴成為中國最有價值的科技品牌。 (Brand Finance 發布2018 全球100 個最有價值的科技品牌榜”,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近期,“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去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紛紛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密集發布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