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出,嵌入地和企業是飛地經濟的利益共同體。從近年的調研看,飛地經濟主要有援建,托管,股份合作,產業招商以及綜合運用等諸多模式。不過,從上述“意見”可以看出,有諸多方面給予了明確:如,合作共建園區的經濟社會指標按現行統計制度進行,但在政府內部考核時,允許合作方進行協商劃分,但僅作專門用途供內部使用。
有蘇南地方政府官員表示,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看,遷入地的經營成本優勢在弱化,最為典型的是,要素價格上漲的速度和幅度超過了沿海發達地區,尤其是交通運輸,產業配套和生態治理的成本不斷提升,成為了飛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同時,土地制約也越發明顯,遷入地規劃區內的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過程冗長,涉及利益方復雜,以及整理出來的農村建設用地難以置換開發區建設用地等。事實上,最大的問題來源于共建方政府的協調。因受行政體制影響和政府橫向聯系的制約,主要集中在稅收分成,管理機構設立,土地審批和征地拆遷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
因此,“意見”提出鼓勵按照市場化原則和方式開展飛地經濟合作,特別是鼓勵合作方共同設立投融資公司,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園區開發和運營管理。南京大學教授吳福象認為,這意味著飛地經濟下一步的運作將更加市場化,既可有合資公司,又可有產業招商模式。
吳福象認為,飛地經濟從全球范圍看已相當普遍,在當下的中國,是開發區功能的升級和提升,符合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對于經濟發展,風險共擔,產業轉移,區域共贏等具備重要意義。也為此,國家層面鼓勵多方通過PPP等模式嵌入飛地經濟,讓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合作開發中,合作共贏,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上述“意見”提出,支持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將園區部分或全部事務委托給第三方運營管理,條件成熟地區可探索園區管理與日常運營相分離。
本文“引入PPP模式”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 飛地經濟內生動力如何激發
隨著政府公共職能的進一步擴張,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客觀上更加多元化,財政支出隨之會增長,這也使得政府赤字壓力與債務風險問題凸顯。
財經365訊 財政部日前發布關于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通過 PPP 模式參與養老機構,社區養老體系建設,醫養健融合發展
財經365訊 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區”可以用 “千年大計”來形容 。一夜之間,雄安新區仿佛成了飛上枝頭的鳳凰,國家級的行政和財力資源即將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