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090,較上日中間價6.8633飆漲543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調幅度創1月6日來最大,中間價水平為逾半年來的最高。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部分交易員認為,這是中國央行干預的結果,而央行的干預意在警告投資者,不要在穆迪上周下調中國政府債券評級后做空人民幣。
交易員和分析師稱,銀行在香港借入短期人民幣的成本飆升是驅動人民幣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周三 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已經升至21.08%,相比之下周一為5.35%。
交易員表示,中國央行上周可能對離岸市場進行了干預,一些國有中資銀行收緊在港放貸,導致借入人民幣成本升高。中國央行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
標準人壽投資(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高級新興市場經濟學家Alex Wolf稱,中國央行可能是導致香港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上升的原因。
Wolf表示,人民幣融資成本跳升確實沒有其他原因,他表示,中國央行能夠管理境外人民幣匯率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擠壓流動性,因為這是一種更為市場化的做法。
在過去18個月中,香港的人民幣借款成本出現過階段性的大幅上升,每次都幫助推動人民幣兌美元上漲。人民幣短期借貸成本的上升會加大投資者做空人民幣的成本,這通常會迫使投資者通過買回人民幣和賣出美元來對人民幣空頭頭寸進行平倉。
澳新銀行(ANZ) 駐新加坡的亞洲研究部門主管Khoon Goh表示,市場上出現了大規模的平倉操作。
這次的一個不同之處是,人民幣兌美元此前已經升值了一段時間,人民幣是最近幾周相對美元升值的多種全球主要貨幣之一。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5月份有望升值近2%。
最近幾個交易日的中國央行疑似干預發生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上周下調中國信用評級并對中國居高不下的債務水平發出警告之后。
中國今年已將目標轉向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這已幫助抑制了投資者對未來幾個月人民幣貶值幅度的預期。近幾個交易日香港市場疑似出現的干預表明,中國仍覺得有必要防止海外投資者將穆迪下調中國評級視為看跌人民幣的理由。
中國央行近期一直引導境內市場上的人民幣匯率升至強于預期的水平,這是該央行正試圖推升人民幣的又一跡象。中國央行還調整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形成機制,引入了“逆周期因子”,進一步增強了該央行對人民幣匯率的控制。
本文“周四早盤,人民幣繼續高歌猛進,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6.8”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