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第四次大督查的通知》,此次督察重點涉及五個方面,分別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重點領域風險。
其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補”,既是關系長遠的攻堅過程,也是十分迫切的任務。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大督查的10余項具體內容中,涉及去產能的就有3項,包括壓減5000萬噸左右鋼鐵產能,退出1.5億噸以上煤炭產能以及淘汰、停建、緩建5000萬千瓦以上煤電產能。
煤炭、鋼鐵去產能的任務目標是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國家發改委在5月中旬曾表示,今年以來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退出煤炭產能6897萬噸,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和46%。
總體來看,今年鋼鐵去產能任務完成已經過半,煤炭去產能也接近一半,但是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看來,目前去產能的難點是債務、職工安置以及地方穩定,特別是在去產能后,鋼鐵企業效益好轉,去產能也越來越難。“目前債務仍然太高,去杠桿任務艱巨。”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信息發布會上,有關人士指出,截至一季度末,鋼鐵行業杠桿率是69.97%,雖然同比、環比均出現小幅下降,但行業杠桿率依然維持在高位。而根據中鋼協的計劃,希望用3-5年時間將鋼鐵行業整體杠桿率降到60%以下。
此前,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去年主要任務是穩增長,不是去杠桿,流動性總體比較寬松;而今年,去杠桿成為中央工作重點,去的過程會非常謹慎,去杠桿的效果也須到下半年或明年年初才能看出來。
煤電去產能則是今年首次提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向記者表示,之所以要去煤電產能,最重要的因素來自于環保方面的壓力,另外也是為了完成有關國際承諾,實現綠色、低碳的目標。
“總體來看,煤電去產能進展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曾鳴也指出,其中的困難也很大,一方面,過去大部分發電企業都是國企,煤電占主導,去產能就面臨過去投入的成本如何消解,以及人員如何安置等問題;另一方面,煤電去產能直接按照裝機容量、小機組等指標來劃線的做法也存在問題。
另外,曾鳴也表示,雖然環保因素是去產能的主要驅動力,但背后實際上是清潔能源的問題。事實上,目前清潔能源正面臨窘境,特別是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相對低迷,棄光、棄水、棄風等現象時有發生。
“只有把煤電大量去掉,清潔能源發電的生存空間才會增加,但是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電網平衡的問題,也就是電網里面的調峰資源如何優化組合,以保證清潔能源的發展是一個很大問題。” 曾鳴表示,雖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儲能方式,但經濟性、安全性、可靠性都不一樣,而煤電的調峰能力還是很強的。“到底哪些煤電應該保留下來進行調峰,哪些去承擔其他負荷,哪些是確實要去掉的還需要細致研究。”
本文“國務院再次開展大督查 鋼鐵、煤電去產能是重點”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數家央企前四月業績獲大幅增長
下一篇:習近平表示:中國高度重視足球運動
財經365訊 據路透社報道,綜合24家分析機構的預估中值顯示,中國9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 )預計微降至51.5,雖然略低于上月的51.7,但仍是連續14個月處在榮枯線上方,表明經
財經365訊 日前, 北京 開始打響“藍天保衛戰”。企業高管們表示,中國鋼廠正在紛紛減少訂單、限制鐵礦石購買、并準備面對營收減少局面。北京冬季治霾行動加碼,命令北部地區工
財經365訊 【財經人物】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讀2017年8月份 工業企業利潤 數據: 工業利潤增長有所加快。 國家統計局 9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1-8月份,規模
財經365訊 今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利潤 總額。 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213.5億元,同比增長21.6%,增速比1-7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財經365訊 9月21日,標準普爾在公告中表示,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展望從負面調整至穩定。 標普給出的主要理由是:中國 信貸 增長可能帶來金融風險。 僅僅根據單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