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資金存管大限將至之際,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在官網公布的《上海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管理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要求,P2P網貸平臺取得備案登記后,應當在6個月內完成“選擇在本市設有經營實體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客戶資金存管”,征求意見截止到6月底。一時之間,“銀行存管屬地化”引發市場的熱議。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網貸存管銀行的屬地化要求,對于尚未上線資金存管的平臺而言,影響不太大,畢竟北京和上海都屬于典型的金融機構聚集區,可選擇機構較多;對于已經上線資金存管的平臺而言,若存管銀行不符合屬地化要求,則面臨整改的問題,要么是平臺整改,更換存管銀行,要么是存管銀行申請設立實體經營機構,考慮到北京和上海也屬于網貸平臺聚集區域,存管銀行會有較大動力申請設立屬地化機構。
微貸網副總裁汪鵬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金存管屬地化要求表明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網貸行業監管的力度,配合國家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促進網貸行業合規發展。
汪鵬飛認為,網貸行業資金存管整體落地進度有可能會延緩,許多平臺無法在2017年8月24日合規大限前,落實資金存管工作。正在對接資金存管的網貸平臺持觀望態度,暫緩上線異地銀行的資金存管業務;也讓已上線資金存管的網貸平臺陷入兩難,更換資金存管銀行,不僅會影響用戶體驗,造成用戶流失,而且會面臨數據重新遷移的巨大工作量。
薛洪言表示,當前,以地方性的城商行開展網貸存管業務最為積極,對接平臺最多,這些銀行恰恰缺乏跨省實體機構。隨著屬地化要求的落地,將推動網貸存管業務步入新階段,即全國性大中型銀行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地方性城商行逐步淡出。
據了解,目前不少銀行也在積極與各地金融辦和監管層溝通協調存管屬地化的問題。
面對還有近兩個月的銀行存管大限,薛洪言表示,當前,網貸行業中近八成的平臺尚未上線銀行存管,表明對平臺而言,資金存管的門檻仍然偏高;對銀行而言,該業務的吸引力依舊不夠大。
(原標題:P2P銀行存管屬地化 地方性城商行將逐步淡出)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 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銀行存管屬地化,推動網貸存管業務步入新階段”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7月3日晚間,深圳市金融辦公布《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其中銀行存管屬地化的規定,再度在網貸業引發熱議。
目前,距銀監會給予網貸行業的整改限期還有兩個月時間,作為合規發展的硬性指標,網貸平臺和銀行的存管對接速度明顯加速,進入沖刺階段。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平臺來說,除了技
“今年的監管成本比往年要多支出3000萬-4000萬元”,一家中型網貸平臺高管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這其中就包括接入銀行存管的費用。距離監管驗收期還有不到4個月,各家P2P平臺都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