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孤懸海外的中國新經濟。中國經濟最有活力,景氣迸發的部分幾乎都不在A股,如果孤懸海外的中國的新經濟在國內資本市場,相信今天的漂亮50是這些公司,而不是傳統的上證50。
第二是資本管制下的事實性金融壓抑。資本項目管制,最有價值的資產被市場分割排除在外,被甩在國內資本市場的:深陷金融債務周期的傳統經濟,以及經濟馬太效應所擠出的中小市值科技公司,這是我們不愿意接受的無奈現實,實際上也是一種金融壓抑。港股通某種程度成了制度壓抑下的受益者。A股交易的被動抱團取暖,漂亮50,上證50也許會演繹另外一種泡沫,在一個明確地金融信用收縮周期中,與寄居于海外的那部分中國新經濟資產相比,無論是前景還是盈利,都會晦暗很多。
第三是靈魂出竅的資本市場。金融整肅,強化監管,主流是非常好的,但有那么一些不太靈活,缺乏彈性,剛性的反市場操作,過猶不及和矯枉過正皆有,導致某些目標有點功利化,比方說在損害賠償和集體訴訟制度缺失的條件下,以IPO為導向的準注冊制,偏離了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資源整合,并購重組,優化配置),靈魂出竅,形成次生傷害。
本文““漂亮50”應不同于傳統上證50”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核心結論:①16年3季度以來市場分化加劇,集中在消費行業的漂亮50表現優異,源于估值和盈利匹配度更優。②漂亮50買盤來自公募和陸港通北上資金,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公募占比由16
明年5月開始,A股將被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初始權重為0.73%。這意味著期初就將迎來百億美元規模的外資流入,但對于40多萬億元流通市值的A股而言,這微不足道。相比于此,
今年上半年,白馬股繼續拉升,上證50再創新高,行情總在猶豫中上漲。在多數股票陷入低迷之際,以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等為代表的漂亮50一路高歌猛進,紛紛創出歷史或階段新高。上
在這個“國際化”過程中,正好疊加了中國經濟筑底反彈的周期。按照可參考的先例,中國股市會出現一種“漂亮50”股+“經濟轉型”股相應成輝的場景。這就是A股國際化過程帶來的投
最近,中國版“漂亮50”的炒作再度沸騰。本文主要分析“漂亮50”的由來;中美“漂亮50”的相同以及不同之處;美股漂亮50如何變成泡沫;巴菲特為何不投資漂亮50;炒作漂亮50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