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于15日閉幕,此次會議為我國未來的金融發展指明了方向。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會議著重提出,金融要回歸本源,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并從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等多維度進行部署。金融活則經濟活。相信在明確的政策基調和一系列政策舉措后,金融將為實體經濟灌溉源源不斷的活水。
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央行職責更強化
在本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最引人關注的提法無疑是“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范職責”。
近年來,金融創新不斷推進、金融業態不斷融合,而監管卻停留在“誰家的孩子誰抱”的分業模式。混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矛盾日益加深,導致出現“牛欄關不住貓”的困境。因此,在國家層面設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一直是學界、業界討論的熱點。
此次會議明確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令人振奮。該委員會將如何開展工作也引起各界關注。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是國務院層面的權威決策機構,應該會由國務院領導擔任負責人,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可能設在央行。該委員會不是咨詢機構,而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專業決策機構,對于深化改革、金融協調監管將起到重要作用。
“加強金融監管的統籌主要是從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角度出發,并不是另起爐灶。”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未來應該會由人民銀行牽頭引領,統籌安排。
至于人民銀行將發揮的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表示,這次會議進一步突出了人民銀行對防范系統性風險的重要作用,未來人民銀行會對系統性金融風險及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監管。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應該包括金控公司,特別是一些產業公司逐步向金融領域滲透。“對這部分機構的監管存在空白,監管較為薄弱,未來這塊會得到有效加強”。
監管進一步加強 嚴防系統性風險
會議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大原則,其中有一條頗受關注,即強化監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成為會議期間的高頻詞匯,例如“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要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等。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標志著中國的金融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如果說,過去歷次金融工作會議都將金融發展作為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任務,這一次,防范風險和加強監管顯然占據了更為優先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世界性潮流。以美國《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于2010年7月通過為標志,發達經濟體的金融發展進入以加強監管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新階段。
張承惠則認為,這次會議進一步強調監管部門對金融風險監管的責任。從歷史經驗來看,處理好發展和風險防范的關系,始終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一方面,要避免過于注重發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金融風險的防范;另一方面,對于新型交易風險存在認識不到位、缺少監管經驗的問題,這就要求金融監管部門更加注重有質量的金融發展。如果金融發展不受到監管和約束,容易引起金融風險的發生,反過來會影響金融本身的長遠健康發展。
“至于強調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統一規則,強化屬地風險處置責任,以及強調金融管理部門要努力培育恪盡職守、敢于監管、精于監管、嚴格問責的監管精神,都顯示出加強監管已成為當下與今后一段時期中國金融發展的主旋律。”李揚表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從本次會議精神來看,未來金融監管會更加嚴格,年內相關新規可能會陸續出臺。
切實回歸本源 服務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立業之本,這一精神在此次會議中得以充分體現。
郭田勇表示,金融必須服務實體經濟,如果脫離實體經濟,金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花里胡哨”的金融產品會導致資金在銀行體系內空轉,盡管短時間內可以創造利益,但是長遠看,是沒有任何前途的。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需要金融業轉變方式、優化結構。會議提到,要堅持質量優先,引導金融業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促進融資便利化、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障風險可控。此次會議還提到,要改善間接融資結構,推動國有大銀行戰略轉型,發展中小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要促進保險業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的功能。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郭金龍表示,保障是保險業經營基礎。保險業回歸保障主業,是體現“保險業姓保”的核心理念,有助于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有助于降低經營風險。保險業做好保障業務,也有助于資產業務的開展。
會議要求,需深化改革金融行業,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要優化金融機構體系,完善外匯市場體制。還要強化風險內控機制建設,加強外部市場的約束。(原標題:金融工作迎來頂層規劃 回歸本源為實體經濟灌活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金融工作會議: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立業之本”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2018年4月2日消息,孫宏斌卸任樂視董事長后, 樂視網 的前路將向何方,引來市場猜測。在這個當口,騰訊宣布與樂視旗下子公司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稱“新樂視智家
在央行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的背景下, 銀行 也未能幸免。而民生銀行更可謂是業界的“壞孩子”,從高管團隊到分行支行,違法違規事件頻頻出現,遭遇的天價罰單也屢見不鮮。 近日民
樂視網(300104)3月26日開市起再次停牌,而就在同一日的上午,幾名樂視網的 投資 人來到了證監會門前。繼《樂視網中小股東致中國證監會的公開信》之后,他們帶來了《敦促函》,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有幸跟大家一起在 金融 改革開放方面做工作,向前推進,是很有幸的一件事。”在最后一次亮相兩會記者會時,已到古稀之年的周小川如此“輕描淡寫”的
今年2月,銀聯戰略部牽頭組織了一場培訓會,培訓內容主要是針對包括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在內的收單機構。在會上,一份名為《微信/支付寶接入銀聯方案》(下稱“方案”)出現在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