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017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明確了三個目標:“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
其中,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范職責成為會議亮點。對于本次會議對我國金融發展產生的影響,業內專家分別就互金、保險、債務、融資、股市及外匯進行了解讀。
1 互金 互聯網金融監管需要長期機制
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強化金融機構防范風險主體責任。
今年3月5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
“從之前案件來看,很多機構借互聯網名頭從事需要經過批準的金融業務,包括深入到校園、對一些弱勢群體的金融詐騙活動等,這不只是金融領域風險,也開始向其他領域蔓延,成為了社會問題。”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要想規范互聯網金融,讓其遵循金融活動規律開展是一個必要的步驟。“無論是傳統金融、科技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只要是金融,都要回歸本源,遵循金融活動規律,需要金融監管。”
網貸行業近年問題頻發,監管層也從多個維度補足約束。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表示,前段時間監管更多是以短期的治理為重心,這樣一些政策更多是“利用西藥治病”,除此之外需要更長期化的機制建設,通過“強身健體”避免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出現類似的問題。
“就長期機制建設來看,一方面是如何充分、有效地把新技術應用到已有監管機制中。最迫切的問題如解決信息不對稱、對系統性風險把控不容易等,利用大數據、新技術有助于解決此類原有監管中的難題。另一方面,之前出現很多問題,可能不僅僅是這些產品、機構自身,更多的是缺乏有效的環境約束和基礎設施,比如金融信息管理環境等,長期需要把更大的重心放在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上。”楊濤稱。
2 保險 保險業回歸保障,壽險受影響大
2016年底至今,“保險業姓保”被監管層屢屢提及,一系列監管政策、措施落地。在此背后,近年一些中小險企發展迅猛,在靠萬能險為代表的投資型險種做大保費規模的同時,資本市場出現的險資大手筆舉牌、收購上市公司、短線“炒作”股票等行為引發熱議。
本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促進保險業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而在會議前,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接受新華社專訪表示,“保監會將引導保險業回歸本源,堅守保障主業,改進保險產品設計、精算定價、準備金提取規則,建立萬能險調控機制,約束高成本短期限負債業務,推動保險在扶貧攻堅、災害救助、大病保障、健康養老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郝演蘇表示,金融工作會議對保險業的表述中受影響最大的會是壽險,保監會5月底出臺的人身險設計規范與之相吻合,也強調保障功能。“因為之前很多壽險產品是短期的,不符合長期風險管理標準,近期國家層面提出大力發展養老保險等都說明,保險業要做長期業務,回歸保障。”
對于保險業接下來的變化,郝演蘇認為,保費增速可能會短期下滑,中小公司要轉型并適應新產品會有一定過程。包括目前民眾對保險產品的認知偏差,從“短期理財”到關注長期利益,都需要一個轉變過程。
3 債務 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可打破債務問題
防范金融風險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點。會議指出,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
人大國發院副院長聶輝華表示,目前有兩類債務可能會引發金融風險,“一類是企業債務,其中國有企業債務較高;另一類是地方政府不規范借貸產生的地方債務。”
“2008年之后國有企業的績效下降但負債顯著上升,而民營企業的績效在上升但負債率在下降。”聶輝華說,一方面國有企業經營效益較差,國有和集體企業中僵尸企業的比例高,另一方面大部分企業貸款增量在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借款多,又容易還不上。所以降杠桿的首要任務是降國有企業杠桿。”
不規范借貸產生的地方債務也容易引發金融風險。
“地方債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政績的驅動下,通過各種途徑投資、借錢,”聶輝華解釋,隨著監管趨嚴,目前地方政府又通過不規范的PPP和產業基金等方式變相舉債。“這些債務很難被監管,而且償還能力不能保證。”
對于防范地方債務的風險,會議提出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在聶輝華看來,“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可防止短期機會主義。
“官員在政績驅動下提升了GDP,但是把債務留給了繼任者,這樣就形成了‘擊鼓傳花’的游戲,”聶輝華說,“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可以打破“擊鼓傳花”式的債務問題、禁止上一任官員將債務問題傳遞給繼任者,從而防止短期的機會主義。
聶輝華建議,在改革官員考核績效的基礎上,加強問責、規范發債。“三個方面三管齊下,從而在根本上杜絕地方債務風險。”
4 融資 發展直接融資與去杠桿方向匹配
會議指出,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同時要改善間接融資結構。
“會議明確要通過發展金融來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并且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發展的重要原則之一。這也為未來金融發展指明了方向。”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更加強調服務實體經濟是對過去一個階段金融粗放式發展、盲目發展的一次撥亂反正。
交通銀行研究中心報告指出,更加重視發揮直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有望提速。“未來包括改革股票發行制度、完善退市制度等在內的資本市場改革都將圍繞促進融資便利化、提高融資可得性、降低融資成本等來部署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則表示,可以從去杠桿背景下理解金融結構與實體經濟關系。國內的金融市場結構一直是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比例較低,這導致企業杠桿率會偏高一些,在去杠桿背景下更強調提高直接融資的比例,與去杠桿的方向相匹配。
會議還表示,要改善間接融資結構,推動國有大銀行戰略轉型,發展中小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銀行的公司業務未來要朝著輕型化、投行化方向轉型。同時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開展零售小微的業務。國有銀行轉型未來朝著以上兩個方向發展。
5 股市 會議利好股市長期健康發展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后,對A股市場有何影響?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本次會議利多股市態度明顯,一方面,會議明確指出,“要把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未來政策層要想更多地提高股市的融資功能;另一方面,會議也指出,要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目前間接融資占比較大的前提下,未來股市制度有可能進一步完善。總體上講,我們依然看好中國經濟L形拐點已過,經濟企穩走好,疊加政策傾向的利好下,中國股市的長期健康牛走勢。
國泰君安研報稱,政策框架和原則的進一步明確,有助于消除預期的不確定性,降低風險溢價,改善風險偏好,進而從風險偏好修復的角度,進一步推動估值修復;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風險偏好仍將錨定以穩定業績為基礎的價值板塊,這也將是未來市場的主要風格。
該團隊看好供給側產能出清的周期板塊龍頭(煤炭、有色)、房地產財富效應下的消費升級板塊(出境旅游)以及新型基建(5G、車聯網)。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近年來A股市場表現相對低迷。從橫向對比來看,目前美股、歐股均呈現牛市走勢,而A股市場在經過調整后,估值已經接近歷史底部。本次金融工作會議傳遞的信號將給A股市場帶來更多的信心,有利于促進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
6 外匯 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雙重利好
本次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對企業、百姓而言,都存在利好。
為什么要搞人民幣國際化?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在人大2017國際貨幣論壇上指出,在“穩步”的前提下,一是在目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下,人民幣可以提供更多選擇(如作為儲備貨幣,人民幣已經加入SDR貨幣籃子),二是人民幣國際化是推動國內金融市場開放、加強與全國金融體系融合的一個最有效手段。“通過對人民幣國際化目標的追求,倒逼國內匯率政策的制定。”
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亦持有類似看法。他撰文指出,在央行心目中,人民幣國際化目的可能包括:降低中國企業匯率風險、提高中國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降低交易成本、收取鑄幣稅(充當儲備貨幣)和外匯儲備保值增值。
當下,我國已經實現了經常項目(如貿易)的可兌換,但對于海外置業、投資在內的資本項目開放,仍然實行管制。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會議指出要繼續過去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最重要的可能還在于“穩步實現資本項目的可兌換”這個最終目標,如果最終達成這個目標,百姓在資本項目上可以有更多選擇。
對此,余永定指出,資本項目的開放未來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放開。“目前,我們金融市場還不夠健康,先期條件還沒有成熟,所以,目前不會放開。”(原標題:6個關鍵詞讀懂第五次金融工作會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業內專家解讀金融工作會議6大要點”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2018年4月2日消息,孫宏斌卸任樂視董事長后, 樂視網 的前路將向何方,引來市場猜測。在這個當口,騰訊宣布與樂視旗下子公司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稱“新樂視智家
在央行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的背景下, 銀行 也未能幸免。而民生銀行更可謂是業界的“壞孩子”,從高管團隊到分行支行,違法違規事件頻頻出現,遭遇的天價罰單也屢見不鮮。 近日民
樂視網(300104)3月26日開市起再次停牌,而就在同一日的上午,幾名樂視網的 投資 人來到了證監會門前。繼《樂視網中小股東致中國證監會的公開信》之后,他們帶來了《敦促函》,
今年2月,銀聯戰略部牽頭組織了一場培訓會,培訓內容主要是針對包括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在內的收單機構。在會上,一份名為《微信/支付寶接入銀聯方案》(下稱“方案”)出現在參
2017年開年第一件行業重磅便是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的戰略合作,在此之后京東金融與銀聯捷報頻傳,在支付、消費 金融 、營銷、數據、風控等層面不斷有成果落地,共同為行業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