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0.4%。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了一系列的經濟數據,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4%,增速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4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10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2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5%,漲幅與上月持平,環比上漲0.2%;進出口總額23223億元,同比增長1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621億元,同比增長8.6%。
另外,1月份至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7409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1月份至6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9761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1月份至6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0.0%。
透過這一系列的數據,應該說,總的來看,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向好勢頭持續發展,結構調整不斷深化,經濟穩中有進的整體形勢并未打破。
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判斷經濟運行的走勢,必須全面、多維度地予以分析,而不能光盯著某一項數據,不然得出的結論必然是不客觀、不科學的。就像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所言,我們既要看經濟增速,也要看結構調整、結構變化、質量效益,更要看民生領域一些指標變化的情況。
事實上,在昨日的一系列數據公布之前,一些國際機構已經調高了對中國經濟今年和明年的增長預期。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了0.1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至6.7%和6.4%。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調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
亞開行將2017年和2018年的中國GDP增速分別由6.5%和6.2%上調至6.7%和6.4%;摩根大通將中國經濟全年增速預期由6.7%上調至6.8%,并表示對于中國經濟“硬著陸”和金融風險的擔憂較一年前大幅減弱,中國有望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渣打銀行將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6.6%上調至6.8%,并認為未來數月內中國經濟出現突然放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前景樂觀,并預計中國有望實現2010年以來首次加速增長。
另外,花 旗銀行將今年三季度、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分別從此前的6.5%和6.4%上調至6.7%和6.6%,2017年全年GDP增速預測值從6.6%調高至6.8%,并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強勁增長,達成全年目標“幾無懸念”;另外,彭 博對56位經濟學家調查后也認為,中國經濟三季度、四季度預期增長分別為6.7%和6.6%,比此前預估值分別提高0.1%。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已引發了國際機構特別是西方智庫的強烈反饋。這說明,不管是從生產角度還是從消費的角度看,中國經濟向好勢頭將持續。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對中國經濟下一步的走勢都是看好的,都是有信心的。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 對中國經濟下一步的走勢都有信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國際機構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向好勢頭將持續”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