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市不是企業融資的唯一出路,但是無疑是一個主要的渠道,很多企業希望上市帶來市場和知名度的提升。企業的成功上市,是關系企業命運和前途的一件大事,它往往成為企業成長壯大的重要轉折點。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至今未上市的巨無霸企業:
第一名:華為,估值:8000-10000億元
華為創始人兼掌門人任正非曾有一句名言:“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員工年紀輕輕太有錢了,會變得懶惰,對他們個人的成長也不會有利。”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也表示:“如果華為上市對華為的開放透明肯定是好的,但是華為上市存在天然障礙,中國相關法規規定上市公司最多只能有200個股東,但是華為超過6萬員工持股,況且憑借33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其中77%來自外資銀行),華為不缺錢。”
第二名:螞蟻金服,估值:5000-6000億元
螞蟻金服是全球最大的普惠金融集團,在中國有數億計用戶,旗下支付寶、網商銀行、余額寶等產品成為中國消費者最喜歡的金融理財和支付工具,支付寶已經進軍海外,全球五大洲均有海量用戶。螞蟻金服被視為下一個阿里巴巴、騰訊。
第三名:小米科技,估值:約3000億元
中國最火熱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小米,在全球投資人眼里已經不只是手機的代名詞。小米從手機起家,但已經成為集電子數碼、娛樂、家電為一體的互聯網生態。小米還在印度市場非常活躍,取得了全球化的勝利的第一步。
第四名:阿里云,估值:約2500億元
作為全球云計算市場TOP品牌中唯一的中國品牌,阿里云計算已經排名亞馬遜AWS、微軟Azure之后第三,目前已經完成全球五大洲全部布局。全球老牌投資集團高盛預估,阿里云目前估值390億美元左右,將在2020年達到年銷售額100億美元量級,成為全球云計算市場最有力的玩家之一。
第五名:哇哈哈,估值:約2000-2300億元
宗慶后的創富玄機在于繞過國資控股的娃哈哈集團,通過宗氏家族控制的160家企業在飲料、童裝、商業地產等領域擴張,從而充分分享其業務增長的成果。作為曾經的中國首富,宗慶后所領導的娃哈哈集團卻是一家沒有上市的企業。宗慶后透露上市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東數量有15000個,根據國家法律規定,企業上市之前股東數量不允許超過200個。“全部整合上市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另一方面,宗慶后以及娃哈哈都不差錢,沒有通過上市融資的需要。 “我們有100億的現金”,“上市企業造假多的去了”,宗慶后覺得目前娃哈哈雖然沒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遠高于一些上市企業。
第六名:滴滴出行,估值:約2000億
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出行平臺。滴滴從打車之戰中脫穎而出,先后兼并快的、Uber中國,并且嘗試進軍東南亞,目前估值接近2000億元,已經成為了中國最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第七名:OPPO電子,估值未知
廣東OPPO電子從VCD、DVD起家,后來做手機,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在國際上最知名的手機品牌之一,并且在南亞、東南亞取得非常好的發展。2016年,OPPO超越華為、小米成為出貨量最大的國產手機品牌。OPPO雖然創始團隊來自步步高,但如今已經和步步高vivo關系不大。
第八名:美團大眾點評,估值:約1000-1200億
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網合并,合并后原美團創始人王興擔任CEO。作為在O2O領域的老牌巨頭,目前面臨的挑戰也很大。
第九名:陸金所,估值:約1000億
陸金所是中國最大的網絡投融資平臺之一,2011年成立,2012年上線網絡投融資平臺,成立至今不到六年,估值一路攀升到1000億元左右。
第十名:今日頭條,估值:約850億
今日頭條日前完成D輪約10億美元融資,總體估值約120億美元。今日頭條嘗試在北美、南亞嘗試孵化新今日頭條,被視為有挑戰BAT的可能性。
當然,我們還有比如菜鳥網絡、新美大、農夫山泉、方太、立白、老干媽等,都是各行業的翹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