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捕捉獨角獸?
“獨角獸”的概念,最初由種子輪基金Cowboy Ventures的創始人Aileen Lee于2013年提出,指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資者追求目標等屬性的創業企業,標準是創業10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被稱為“超級獨角獸”。
獨角獸企業是創新全球化時代的產物,正在以全新的商業模式改變著傳統產業,孕育出發展新活力。獨角獸企業出現的地方,往往是科技創業或高端創業活躍、經濟蓬勃發展的區域。
近年來,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迅猛,在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下,獨角獸企業代表著新經濟的增長動力,對引領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升級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據2017年德勤與投中信息聯合發布的《中美獨角獸研究報告》,截至2017年6月底,全球有252家非上市公司的估值大于10億美元,估值累計總額達到8795億美元。
全球獨角獸企業數量分布
在具體分布上,美國106家,中國98家,勢均力敵,合計占比81%,形成中美雙寡頭態勢。印度作為崛起的新興市場,位列第三,是目前全球資本重點關注的國家。英國位列第四,在整個歐洲VC所投公司數量中占據絕對優勢,其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在歐洲位于前列。
不過,在逐步脫離歐盟之后面臨著人才、資金流失的問題,位列第五緊隨其后的德國或將受益。此外,歐洲的法國、瑞典、瑞士、捷克、盧森堡和荷蘭都有著較強的科技創新實力。
亞洲的其他國家中,韓國、新加坡、日本、以色列和印度尼西亞都有個別高于十億美元估值的非上市公司。而曾經的電子產出大國日本卻沒有一家上榜。日本和韓國是傳統電子大國,其大型公司具備著世界前列的技術創新能力,但是,獨角獸較少反映出其中小企業競爭力較弱,發展后勁不足。
全球獨角獸目前主要集中與企業服務、電子商務和金融行業,這三大行業對互聯網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工業體系和人才需求較高。
中國企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市場(7.21億網民),而美國由于其國際化程度高,國際市場廣闊。中國和美國基礎設施完善,尤其是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全覆蓋使兩國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對于將互聯網技術與這些行業相結合大有幫助。
中美兩國都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在此基礎上,這三大行業發展活力高、擴大速度快、規模更大。而且,美國硅谷、中國北上廣深是互聯網人才中心,吸引其國內以及全球互聯網人才創新創業。因此,中國和美國獨角獸成為雙寡頭。
全球只有少數地區擁有4個以上獨角獸公司,分別是舊金山/硅谷、洛杉磯、紐約、倫敦、斯德哥爾摩、柏林、特拉維夫、北京、上海、杭州。中國的3座城市中,北京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年輕獨角獸公司。更容易出現獨角獸的區域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
第一,創業服務發達。第二,便于獲取和利用豐富的金融資源,尤其是天使投資。第三,易于招聘高端人才。第四,便于拓展市場或本身就是大市場。第五,擁有先進的技術或廣泛的數據。第六,擁有完善的產業鏈支撐。
從國內來看,綜合各類相關榜單統計 ,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160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5942.7億美元,分布于19個領域,17個城市。我國獨角獸企業具有規模大、行業領域新、分布相對集中的特征。
估值區間分布:呈現典型的金字塔結構
成立時間分布:五年以內的占到1/3以上
行業領域分布: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文化娛樂、交通出行、大健康等領域居多
業務形態分布:生態型、平臺型企業是“獨角獸”的主流
生態型、平臺型的企業由于其指數型增長潛力而更容易獲得資本青睞,是“獨角獸”企業的業務主流形態。而產品型和解決方案型企業由于業務線性增長特點而估值較低。
地理區域分布:“京滬深杭”、國家級高新區為主要集聚地
美國“獨角獸”大部分是B2B公司,以技術為導向,高技術的軟件服務類公司較多,全球性的公司數量較多,行業較為分散,多點開花。相對而言,中國獨角獸大部分是針對終端用戶的公司,以應用為主,高技術的企業較少。
第一,美國在企業服務行業獨角獸遠超中國,占了71%的全球企業服務領域獨角獸數量,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壁壘。 過去,企業成長更多依靠的是規模,但現在在企業全球化布局、物聯網技術大力發展的背景下,通過購買企業服務提升效率成為增長的新方式。
美國由于企業服務的技術發展較早、市場付費習慣成熟、企業全球化發展較早,因此企業服務行業發展較早較成熟。但這正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企業服務行業在中國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隨著移動互聯網及物連網時代的開始,初創期的企業服務公司開始逐漸增加,是投資機構值得關注的重要領域。
第二,中美汽車行業各有千秋,技術仍是中國弱點。 目前中國獨角獸主要集中在共享單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而美國集中在無人汽車相關領域。雖然中國已經有著比亞迪及新能源汽車的上下游企業例如寧德新能源、國能電池等,但是對比美國還有差距,中國汽車交通基礎技術十分薄弱,核心技術落后于世界水平。
第三,美國醫療健康領域獨角獸領先中國,值得借鑒。 在醫療領域里,美國是業內標桿。美國的醫療基礎牢固,因此互聯網僅僅是作為補充形式出現,現存的獨角獸大多數都是與治病有著直接關聯,以醫療研究為主。
中國醫療基礎較弱,“互聯網+醫療”相對容易發展。而且因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在線問診、掛號服務等服務發展較快。然而在醫療科研、醫療設備、醫療教育上對比美國有著較大的差距。
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開始,中國推出了一系列雙創政策,助力創業創新和產業升級,極大的推進了中國科技興國的戰略目標。
中國政府在政策上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和統籌力度,來扶持創業創新發展。 同時,通過財政直接撥款、設立創新基金、政府直接采購、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式,為中國初創企業資金需求提供了支持,這是美國硅谷的企業所不具備的優勢。
在融資環境上,中國比美國硅谷更容易獲得大規模的投資,更有利于創業公司的成長。政府積極通過推行天使擔保的運營模式,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創業活動,壯大創業投資規模。中國VC/PE基金數量共計21834支,美國僅為一半,基金募資規模近年來也在持續的大幅度增加。
中美創業及風險投資政策比較
從上述比較中可以看出,中國政策方面最大的短板是未能從創業的起點和終點有效解決創業者的顧慮。起點——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足,終點——破產保護不完善,創業者失敗后難以重新開始。因此,知識產權法和破產法的完善是中國創業政策發展的必然方向。
首先就是雙創的政策紅利與發達的互聯網產業。 中國擁有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有著7.21億網民,是美國的2.2倍。未來幾年,以下幾個方面可能孕育出更多的“獨角獸”:
一是電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在電子商務領域出現了大量的“獨角獸”,隨著專注細分領域如嬰幼兒、女性的電商在逐漸增多,呈現由綜合電商向專業化細分領域電商深入的發展趨勢。
二是由電商帶動的相關配套服務領域如物流、在線支付等行業迎來發展機會。
三是“互聯網+服務”?;ヂ摼W金融、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未來將誕生更多“獨角獸”。
四是重大技術突破孕育新的“獨角獸”。大數據應用、虛擬現實、智能硬件、智能汽車等技術的發展往往培育出新的“獨角獸”。
其次,中美貿易戰暴露兩大問題,倒逼產業發展。 中美貿易戰美國劍指中國制造2025升級計劃,而中國還擊最有利的就是農產品和汽車、飛機等。這兩方面暴露出中國在產業發展上的兩大類短板——一是高科技、基礎技術短板,二是糧食問題。
中國政府韜光養晦,在這兩大領域一定會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借此提升我國在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與核心話語權。因此,以高科技為核心的新興技術產業以及解決糧食問題的現代農業會迎來政策驅動的發展期,值得關注。
第三,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企業服務行業發展機遇。 中國正值大力發展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時機,大力推進城市群建設,現代化新城建設,進行產業聚集,人才聚集。因此,將帶來企業服務、物聯網等行業的大力發展。
最后,政策綠色通道為產業插上資本的翅膀。 “CDR新政”明確了“獨角獸”進入A股市場的要求:
“要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7大產業;同時,已上市公司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未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0億元且估值不低于200億元,或者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span>
符合條件的創新企業可以通過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融資。這意味著,不同于以前A股上市關注盈利能力硬指標,而是關注研發投入、技術先進性、行業地位等。
“CDR新政”鼓勵PE/VC投資高科技企業,投資公司通過資本注入,讓企業成為政府認可的高科技公司,不管是否盈利,都可以在A股上市。公司更有動力去通過再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實現更大力度的研發投入和規模擴張。因此,上述7大行業可能在資本的推動下迎來高速發展。
本文“中美貿易戰波及“獨角獸”企業,中美差距在哪?”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美國稅務基金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特朗普對進口鋼鋁產品和部分中國商品征收關稅的計劃將損害 美國經濟 ,導致GDP 和工資下降0.1 %,長期而言將減少數萬個美國就業機會。 新浪財
中美近期的貿易磨擦似乎有緩和跡象,外界都關注雙方進行談判的可能性。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2日上午則表示,中美目前并沒有就雙方的 貿易 磨擦問題上進行任何談判,中方近日宣
外交部表示,中方宣布擴大開放的有關重大舉措與當前 中美貿易 沖突無關;此次出臺舉措正是落實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步驟,是中國根據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時間表
美國經濟荒唐的貿易保護,似乎正在為以波音公司為代表的美國優勢制造企業關上一扇門,這也是 美國經濟 的一扇門。 盛產飛機而聞名世界的波音公司在4月4日美股盤前一度暴跌6%后,
首先,從 經濟 策略的角度看,中國短期內打得起“大豆戰”,中國此刻正握有季節優勢。 德國商業銀行和研究機構AgResource都指出,南美洲農作物處在豐收期,每年4月起中國進口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