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九年,袁小林再度等到一個發光發熱的機會。
與九年前那場艱難談判不同的是,袁小林,這位擅長外交與并購的人才,不再需要以謹小慎微之姿,與趾高氣昂的對手談判斡旋。畢竟,在眾多投行的眼中,如今的袁小林可是“財神爺”。與九年前相同的是,袁小林依舊需要字斟句酌,依舊需要回望那個崛起于草根的浙江臺州人。
沃爾沃再傳IPO
5月中旬,多家外媒報道稱,沃爾沃汽車已經啟動IPO進程。沃爾沃汽車控股方——吉利控股集團,選擇花旗、高盛、摩根斯坦利為IPO進行輔導。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信息撰文稱,沃爾沃獨立IPO的承銷商至少有6-7家。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國際知名投行愿意參與沃爾沃上市承銷工作。
路透社報道,沃爾沃汽車啟動IPO進程
然而,有關沃爾沃汽車獨立IPO的估值問題,仍存在變數。據報道,沃爾沃擬于今年秋季在香港和瑞典上市,多家評估公司對沃爾沃的估值在160-300億美元之間。有知情人士稱,吉利對沃爾沃估值的心理價位是300-400億美元,若低于300億美元,吉利將不會同意上市。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沃爾沃第一次傳出獨立上市的消息。2016年年底,沃爾沃汽車宣布,通過發行優先股,已從瑞典投資者獲得50億瑞典克朗(約合5.33億美元)的資本。三家瑞典機構投資者分別為國家養老基金公司AMF和AP1,以及Folksam保險公司,他們手里的可轉換優先股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為普通股。
經此運作,沃爾沃的股權結構發生了變化。據官網顯示,吉利的瑞典子公司持有沃爾沃汽車99%的股份,而瑞典機構投資者持有剩余的1%股份。
300億估值=10倍盈利
2010年3月,吉利控股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汽車100%股權。2016年3月,吉利董事局主席李書福稱,并購后五年時間內,吉利對沃爾沃的研發投入了110億美金,才使得沃爾沃實現連續的盈利。
2010年8月,吉利沃爾沃資產交割儀式
外界卻認為,這場收購是吉利撿了一個大便宜。畢竟,在2010年8月2日,吉利正式完成對沃爾沃全部股權收購后,當年第三季度,沃爾沃已開始盈利,第四季度銷量徹底回暖。對吉利來說,本以為沃爾沃會是一個巨大包袱,不料卻在短時間內開始貢獻利潤。
就算考慮到吉利的各項投資,沃爾沃要實現超過300億美元的估值,也并不容易。有分析師通過核算,表示這一估值將是沃爾沃盈利的10倍,而戴姆勒、寶馬的估值只是盈利的2-3倍。
今年2月,吉利曾經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按照當時的市價計算,這筆股份的總花費約90億美元。按此計算,戴姆勒的市值大概是900億美元。
在市場表現上,沃爾沃卻遠不及戴姆勒。數據顯示,2017年,沃爾沃銷量為57.16萬輛,而戴姆勒集團當年總銷量達到了330萬輛。
鐵打的袁小林,流水的高管
現任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是主導吉利收購沃爾沃的關鍵人物,被視為李書福的一員福將。
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
作為國內汽車行業高管,袁小林的履歷頗為罕見。沃爾沃官網顯示,1988-1994年,袁小林在外交學院獲得文學與法學雙學士學位,外交官出身,在英國BP集團任職期間,獲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BMA學位。
2009年初,袁小林被李書福邀請加入吉利,主導沃爾沃收購項目。成功收購沃爾沃后,袁小林作為李書福的私人代表,常駐瑞典,以沃爾沃董事會秘書兼董事長辦公室主任的身份,參與沃爾沃的日常運營。2014年夏天,袁小林調任沃爾沃中國區總裁,并于2017年升任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
遺憾的是,在沃爾沃項目上,仍留在李書福身邊的“有功之臣”,也僅剩袁小林一人。
資料顯示,寧述勇于2010年5月加入吉利。在對沃爾沃的收購中,充當了小組發言人角色,隨后被調往沃爾沃中國區,擔任企業傳播副總裁。2017年,寧述勇離開沃爾沃,其職務由趙琴接任。
而在寧述勇之前,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CEO付強、首席運營官柳燕,分別于2016年5月及7月宣布離職。更早前,沃爾沃中國前CEO童志遠,前總裁王召興,前中國區董事長沈暉于2014年先后離職。
最詭異的,莫過于那場收購中的另一功臣,求是汽車經多方查詢,也無法確認他的名字到底是張芃、張芄,還是張莧(暫時稱其為張芃)。
低調的張芃,在不同報道中以不同的名字出現
有關他的在職動向,也極其撲朔迷離。2010年10月,《汽車商業評論》撰文稱,張芃已經不再擔任吉利和沃爾沃的任何職務。然而,《正和島》的一篇報道卻稱,2014年,袁小林調任沃爾沃中國區總裁時,接替他的正是這位張芃。
未被證實的匿名爆料
經歷2014-2017年一系列人事變動后,沃爾沃中國的高管團隊總算得以穩定。
求是汽車梳理多份新聞資料獲悉,除袁小林外,目前沃爾沃中國的中方管理團隊包括: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經理陳立哲(臺灣)、大中華區市場副總裁車艷華、亞太區企業傳播副總裁趙琴、中國銷售公司市場傳播總監孫亦文、亞太區企業傳播總監倪旅泉,以及亞太區研發及車輛動力總監黃學明。
此外,2017年,有媒體稱原東風雪鐵龍市場高級經理王頗將加盟沃爾沃,并已得到沃爾沃內部人士確認,后期卻未有任何官方資料提及。
相對穩定的管理團隊,并不意味著沃爾沃的未來就一片光明。
知乎網友匿名回復對沃爾沃汽車IPO的看法
在知乎上,有網友匿名回復對沃爾沃汽車IPO的看法,稱從2016年付強離開沃爾沃到現在,保守估計,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的人員變更率超過50%,其中,經理以上級別的變更率至少有70%,總監以上崗位的變更率超過100%。
更重要的是,“現在留在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的老員工很大比例的都在等著被公司辭退拿一筆遣散費。內部一級壓一級,整人風氣嚴重。基本已經毫無希望。”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4月,沃爾沃在華銷量達39,210輛,同比增長22.4%,占比全球銷量的20%左右。沃爾沃官方表示,是消費者對國產XC60以及S90的強勁需求致使銷量大增。
然而,有媒體統計,2018年前四個月,XC60的銷量為1.2萬輛,與去年同期的1.05萬輛相比,不足2000輛的增量,在沃爾沃自詡的豪華品牌陣營中,基本就是原地踏步。從2017年初就沒有停止過降價步伐的S90,4月份不足2500輛的業績,在其他豪華品牌的襯托下,也只能稱之為“慘淡”。
袁小林曾對媒體自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人”。在協助李書福鎮守沃爾沃多年,官方一片歌舞升平的報道背后,求是汽車頗為好奇,需要袁小林解決的,會是什么問題。
本文“沃爾沃IPO?袁小林再報李書福知遇之恩”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資本加持下的荒誕故事:無人貨架
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企業,蔚來汽車的交付情況和融資動向一直備受外界關注。5月29日,有消息稱,蔚來 汽車 在美國證券交易所(SEC)提交上市文件,融資約20億美元,金額可能
前幾天, 特斯拉 的銷售小姐姐給我了張圖,列出了各個型號降價的幅度,還貼心地把購置稅節省的部分也算了出來。 看完當然對小姐姐..哦不..對特斯拉心動不已,但想到自己賬戶里的
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國將降低 汽車 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盡管距離進口車關稅下調新策正式實施還有一個多月,但奔馳、奧迪、寶馬、特斯拉、沃爾沃、林肯等逾十家廠家已紛紛宣
我知道很多人都崇拜馬斯克,都憧憬 特斯拉 。 但這并不妨礙特斯拉最近危機的愈演愈烈。 此前, 特斯拉 的股價從高點跌落了近30%,同時期,蘋果、亞馬遜的股價都創出了新高。特斯
汽車市場的發展脫離不開政策環境影響,而且在中國,這一現象更為明顯。這一次,造勢數月的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政策終于落實,在造福消費者的同時,也將對汽車全產業鏈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