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政策及監管收緊讓房地產開發商在這個夏季感到了陣陣涼意。各大房企正拼盡全力,力保現金流。
1
綠城之后,碧桂園也全力回籠現金
澎湃新聞周三報道稱,連續5個月登上房企銷售額榜首的碧桂園改變了擴張策略,他們嘗試犧牲規模甚至利潤來緩解融資壓力,保證現金流。
報道援引多位碧桂園內部人士的消息稱,首先,“全覆蓋”戰略在內部已明確叫停,暫不對外宣揚。
該戰略是指在三四五線城市所有的縣城、甚至是發達鎮區均需有碧桂園的項目。
其次,碧桂園現在的工作一切圍繞現金轉,合作項目中不做不能“操盤”的項目。數個區域的多個合作項目已經或者正在退出,退出項目均是非操盤項目。
再者,為了實現現金快速回流周轉,有的項目哪怕利潤轉負也要搶現金流。不過,由于碧桂園項目的跟投制度,這極大的挫傷了一線人員的熱情。
跟投機制在房地產開發商中非常盛行,碧桂園正是其中的領頭羊。在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的大力推動下,碧桂園所有新項目都采用跟投機制,即項目經過內部審批定案后,集團投資占比85%以上,員工跟投的資金池可投入不高于15%的股權比例。
碧桂園并非唯一一家將重點專攻現金流的房企。周一彭博社稱,綠城正要求員工“全面”加速資金回籠,要求員工加快銷售,堅決執行“早銷,多銷、快銷”的策略;加大應收款項催收力度;“傾盡一切努力”獲得受限價政策影響項目的預售許可證;對于不受中國限價政策影響的項目,要爭取把原計劃2019年供貨的房源提前至2018年開盤銷售;嚴格控制付款。
上述報道發布后,綠城媒體代表回應稱,關于公司內源性現金流的管控安排是每半年度進行的“常規”管理動作,目前公司日均賬面資金不低于500億元,現金充裕、安全。
中金公司財富管理團隊表示,開發商的現金流管理能力和政府調控政策是決定房企信用資質水平的兩大關鍵要素,現金流管理能力直接決定了房企的違約風險水平。
2
“回籠現金”戰略下,房企銷售破紀錄
在略顯激進的“銷售回款”戰略積極推進之際,房企上半年的銷售業績一路高歌猛進,甚至創出了史上最高記錄。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恒大、萬科等中國十大地產商銷售近2萬億元,日均銷售額首次突破了100億大關,達到108.9億元,去年同期日均銷售額為85億元。
根據中國基金報的統計,從地產銷售額來看,2018年上半年位列榜首的就是碧桂園,達到了4136.8億元,平均日賺22.9億元。碧桂園的大部分房產在三四線城市,正好是上半年熱銷的主要領域。
恒大和萬科的銷售額不相上下,都是3000億元出頭,分別日賺17億和16.7億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
上半年,全國范圍內強二線和三四線城市銷售火爆,深圳近期也出現樓盤一天銷售70多億和80多億的現象。上周,開盤均價高達8.55萬元/平方米的深圳華潤城三期樓盤741套新房一天之內全部賣光,引發全國關注。
3
one more thing
恒大、碧桂園、龍湖紛紛大手筆購回股份
在近幾個交易日,地產板塊大跌后,眾多大型上市地產商紛紛大手筆回購股票。
據中國恒大在港交所公告,7月3日公司以2.86億港元回購1412.9萬股股份。回購價格區間在19.32至20.8港元之間。在回購動作的支持下,恒大股價低開高走,收盤逆市上漲3.75%,收報于20.75港元。自2009年上市以來,恒大共斥資242億港元回購股票,累計回購數量約46.6億股。
上周三,另一家“千億房企”碧桂園在港交所回購了800萬股,耗資1.02億港元,回購均價為12.79港元;6月28日,碧桂園又回購了1500萬股公司股份,耗資1.86億港元,回購均價約為12.41港元。至此,碧桂園于本年度內累計回購2300萬股,占已發行股本的0.106%。
6月28日,龍湖地產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一名主要股東Charm Tal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在6月25日至6月27日期間于公開市場增持510.6萬股普通股公司股份,平均價格約為每股股份21.54港元,耗資1.1億港元。
此外,還有眾多上市房企近日做出股票回購動作。
6月28日,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已于聯交所場內購回368.8萬股股份,約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138%,總代價為1951.2萬港元。
6月28日,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獲公司執行董事、管理層增持162萬股股份,平均價為每股3.77港元,總金額合計610.74萬港元。
6月28日,禹洲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林龍安于市場上收購20萬股禹洲地產股份,平均價格為每股股份4.51港元,共涉資90.2萬港元。
6月28日晚間,中駿置業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由本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及控股股東黃朝陽全資持有的新升控股有限公司,于6月28日以每股均價3.5865港元,增持100萬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
為何此時回購股票?
上周一國開行收緊棚改融資的傳聞引爆之后,令房地產板塊承壓,地產股接連數個交易日出現大跌。
而當股價被低估時,通過大手筆回購股票提振市場信心,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是上市公司常采取的措施。
此外,上半年熱門地產企業銷售額持續保持高增長,也是回購股份的誘因之一。克而瑞報告稱,房企上、下半年的銷售業績比例是四六開,大部分房企的供貨集中在下半年。只要供貨符合市場需求、價格合理的話,這些企業仍存在完成業績目標的希望。
銷售持續高增長有望推動利潤增長,為后期股價上漲提供必要支撐。
本文“地產商開始“自保”:“傾盡一切努力”回籠現金”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下一篇:棚改擰緊資金 樓市繃緊神經
2017年8月,上海市中心最大的棚戶區——張橋征收成功,周邊豪宅在2016年就已均價10萬以上。(視覺中國/圖) 在2014年這個關口,“去庫存”和“棚改三年攻堅計劃”兩個艱巨的任務撞
最近,一個沉重的英鎊消息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的總 銀行 。然后消息迅速傳播,引起恐慌。 這消息給房地產市場蒙上了一層烏云。當財富變壞,房地產股票下跌,整個線路是綠色的。
2018年上半年結束, 地產 的日子并不好過,不過大房企還是激流勇進,碧桂園半年銷售額就超過了4000億元,保利 地產 、新城控股的業績都進步不少。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數據,前7名的
房價看上去沒跌, 地產 股倒是應聲而落。上周持續回落之下,僅上周五稍稍喘了口氣,周一又來個陰吞陽。上周五最大做多力量房地產板塊成為周一最大做空力量,收盤重挫超4%,創出
碧桂園,6月26日一早跌幅超過8%,短短四天內 市值 蒸發800億元;同日,中國奧園、雅居樂、新城發展控股跌超6%,中國建材跌近6%,融創中國跌4.81%,中國恒大2.73%。 地產股為何集體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