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1 10:27 來源:財經365 瀏覽量:
去年年底,李嘉誠開始變賣房產,王健林在當時怎么看待李嘉誠變賣房產的呢?首富的回答太有深度。
王健林說:中國現在還是第二大經濟國家,而且朝著第一大經濟國家發展,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雖然短時間比不過東京這樣的城市,但是會更接近像香港這樣房價,也就是說中國的大中城市的房價將持續上漲!“面對現在的問題,我想不出什么辦法,”他說,“政府已經出臺了各種措施,包括限購限貸,但效果不明顯。”
王健林還說:李嘉誠賣房套現是要做其它項目投資,保不準萬達如果需要現金做投資的時候,也會大批量賣出一些房子的。
如今,萬達也開始大批量賣出房產了。7月10日上午,萬達商業、融創中國聯合發布公告:融創中國擬以295.75億元從萬達商業手中收購13個萬達文旅城的項目股權,并擬作價335.95億元收購萬達旗下的76個酒店,合計交易總額達631.7億元。
這兩筆總值630億元的交易,背景必然是萬達真的缺錢。
7月10日上午,王健林表示,轉讓項目能大幅降低萬達商業的負債,并進一步實現輕資產化運營。此次交易完成后,萬達商業計劃今年內清償絕大部分銀行貸款,萬達商業負債率將大幅下降。
聯合公告稱,“萬達以注冊資本金的91%即295.75億元,將上述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轉讓給融創,并由融創承擔項目的現有全部貸款”。
萬達文旅項目是按照注冊資本實價出售的。沒有溢價。同時還要求融創承擔項目貸款。這說明什么?說明這些項目是貼著成本賣掉的,這些項目幾乎都已經建好,后續投的錢都沒要價,成本價就賣了。唯一條款是,還需要融創來繼續承擔其中的債務。
要知道,這些文旅城項目,隨隨便便每一個投資,動輒就是五六百億,這一次13個打包才631億,真的是跳樓價了!
根據雙方協商,買賣雙方同意交割后文旅項目維持“四個不變”,包括:品牌不變,項目持有物業仍使用“萬達文化旅游城”品牌;規劃內容不變,項目仍按照政府批準的規劃、內容進行開發建設;項目建設不變,項目持有物業的設計、建造、質量,仍由萬達實施管控;運營管理不變,項目運營管理仍由萬達公司負責。酒店方面在短期內也保持“不變”:交割后,酒店管理合同仍繼續執行,直至合同期限屆滿。雙方公告的最后,還有一項看似簡單卻空間無限的條款:雙方同意在電影等多個領域全面開展戰略合作。
在很多分析人士看來,萬達此次出售更像是一個突然的決定。支撐這一判斷的理由之一是,在之前的半個月里,王健林還高調出席了兩場萬達文化旅游城的活動——6月29日哈爾濱萬達城開業,以及7月9日萬達貴州丹寨小鎮扶貧啟動。2017年1月14日,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6年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大旅游投資,計劃到2025年全球開業25個“萬達城”。
“5年時間,萬達城收入1000億”言猶在耳,僅僅半年,王健林就忘記了自己的“小目標”,將萬達城和萬達旗下酒店一起打包賣了,讓諸多人士疑竇叢生。
按照王健林7月10日上午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說法:“這次回收資金全部用于還貸,萬達商業計劃今年內清償絕大部分銀行貸款。”
600多億全部用于還貸,以萬達的開發體量來看,即使有上千億的貸款也實屬正常。更何況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萬達商業目前負債率約為70%,處于行業平均水準。
91%的股份售出。相當于萬達凈身出戶。
除了地產,萬達有四大支柱:商業、文旅、酒店、文創。文旅項目售出,意味著萬達將徹底退出這些項目。
其次是萬達酒店系統的大潰敗。融創收購了76個萬達酒店,官網聲稱,截止2016年底,萬達旗下開業102家酒店,在建18家酒店,這就是120家,這次融創收購了其中的60%強,也意味著萬達對酒店業也失去了雄心。
加上2015年以來萬達陸續拋售了萬達百貨。萬達四大支柱里,三個已經打算退出,只剩個曖昧難明的萬達影院(文創).
在萬達體系里,商業、文旅、酒店,這三大支柱說白了,也逃不了萬達作為一個地產商的宿命(都是地產運營,只是類型不同),如今最終都賣了個干凈。
方圓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鄧浩志認為,這意味著萬達逐漸退出中國房地產業,其實已經進入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減少開發量,第二個階段就是現在出售資產。萬達原來的發展方向已經到頭了,開始將一些過時過剩的業務進行剝離,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商業需求其實越來越少,很多萬達廣場其實都處于虧損的狀態。他指出,萬達此次出售的只是商業項目,文旅項目中的住宅其實萬達仍然自己持有,中國現在的住宅市場沒有問題,主要是酒店、商業等出現問題。
另外,還有媒體援引萬達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萬達將大批項目轉讓給融創,意在謀求旗下萬達商業地產成功回歸A股。該人士稱,由于手握大量開發銷售物業,萬達商業在A股很可能將繼續被劃歸地產公司,而地產公司IPO目前完全處于暫停狀態,這對于在此前私有化協議中與投資者簽署過兜底協議的萬達來說極為不利。
無論真相如何,這個中國最大的地產商,似乎真的要借著這筆630億來脫胎換骨了。
接下來說融創。
融創今年最大的亮點就是救人,先救了樂視,1月份剛拿了150億元給賈躍亭,7月沒到樂視就大崩盤,孫宏斌干脆“趕走”賈躍亭擼起袖子自己干。
樂視的大窟窿還沒見底,孫宏斌今天又甩了630億元給萬達,買了13處文旅項目(游樂園和周邊地產、商業)、76個酒店。
孫宏斌說,交易涉及資金完全來自融創自有資金。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賬上還有900多億元現金;融創在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業績為1100多億元,全年銷售額將超過3000億元。
看起來,孫宏斌甩個630億,完全是小事情。然而,要知道,融創最新的市值才578億(賣掉整個融創也給不起630億),而且融創賬上現金雖多,負債更高。
根據2016年年報,截至去年底,融創中國總負債2577.72億,凈負債率121.5%,而2015年融創中國總負債還僅為960.89億元,一年不到猛增2.68倍。121%的負債率,無論是和港股同行業上市公司,還是A股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都處于極高的狀態。
不過,沒辦法,誰叫孫宏斌最大的愛好,就是買買買!
“并購王”孫宏斌似乎已不滿足于“吃小魚”。昨日,融創擬買下萬達13個文旅項目大部分股權及76個酒店,涉及金額共計631.7億元,成為內地房地產史上最大一筆并購案。
孫宏斌出手如此闊綽,顯示了融創的資金實力,用孫宏斌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話說,“這次交易所用資金完全來自融創自有資金,今年上半年公司賬上還有900多億元現金。”而從融創的銷售業績來看,僅上半年就已躋身千億俱樂部,同比增幅達89%。持續增長的業績及充裕的現金流給了融創如此大手筆交易的底氣。
此次收購的文旅項目和酒店并不是孫宏斌所擅長的領域,現在說融創已開始多元化發展似乎為時尚早。今年年初孫宏斌曾說過,未來5到10年房地產仍是融創的絕對主業。他更看重的,也許是文旅項目中規模不可小覷的住宅銷售,而這部分可售貨值能為融創未來銷售業績快速增長助力。
從這個角度看,孫宏斌“爭第一”的初衷沒有改變,而并購的擴張方式相比拿地更加快捷,而且成本更低,尤其是在當前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之下。實際上,融創去年以來已經很少在公開市場拿地,今年上半年并購項目占比已接近七成。
從此次交易價格來看,以注冊資本金的91%即295.75億元買下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對融創來說似乎“撿了個便宜”,而以335.95億元收購76個酒店,對追求“高周轉”的融創來說似乎更像是前述交易的交換條件。不過,孫宏斌看得更加長遠,這次交易中還附加了將在電影等多個領域中進行全面戰略合作,這正是他5~10年后準備探索的戰略方向之一。
融創為何愿拿重資產
一位在地產企業從事資產管理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萬達一直以來以酒店、文旅、影城為主要內容的運營模式,最大的隱憂就是資產太重。持有這些重資產的年租金收入可能都抵不過貸款利息,更抵不過固定資產折舊。這種模式只能增加資產總額,卻不產生實際價值。“從融創角度來看,拿下酒店的意義或許就是重新評估之后繼續抵押融資,才能去延續這個模式。”該人士表示。
也有相關人士分析稱,融創真正看中的,應該上是萬達的文旅項目。此前在入股樂視后的投資者會議上,孫宏斌曾明確表達了對樂視土地資源的看好,并承認將來有可能參與樂視的汽車小鎮等地產生態項目。據記者了解,目前融創已全盤接手樂視莫干山小鎮的開發工作。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日前,證監會查處了首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涉案主體江蘇寶利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未如實披露與境外企業合作過程中的相關變更和變化情況。
財經365訊 融創中國11日早間公告披露收購萬達資產的細節。據公告,融創房地產(融創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作為買方,與大連萬達商業訂立框架協議,融創房地產將收購萬達商業下屬
財經365訊 7月11日從國資委獲悉,7月6日,中國移動5G北京試驗網啟動會召開,會議標志著由大唐電信集團建設的5G北京試驗網正式啟動。 啟動會上,由中國移動研究院、北京移動、大唐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4%,屬于溫和通脹,預計今年全年CPI同比漲幅將顯著低于3%的控制目標。
財經365訊 今年上半年,我國地方債發行規模為1.86萬億元,發行節奏和規模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新增債券發行4545.3億,僅完成全年總量不到三成。置換債券三年過渡期已近后期,
財經365訊 昨日,央行連續第12個交易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當日實現凈回籠300億元。業內預期,本周面臨4595億元資金到期壓力,因此央行很有可能在近期重啟公開市場操作。 據上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