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制作的“圖解95后謎之就業觀”引發廣泛關注。根據該圖,48%的“95后”選擇不就業,54%的“95后”向往網絡主播,想要當網紅。之前也有多個調查顯示,“當網紅上直播”的意愿與期待,占據學生就業意愿的“半壁江山”。網紅經濟這把火,還要燒多久?
從“草根”到“明星”,網紅經濟崛起
【什么是網紅經濟?】據百度百科解釋,網紅經濟是以一位年輕貌美的時尚達人為形象代表,以紅人的品味和眼光為主導,進行選款和視覺推廣,在社交媒體上聚集人氣,依托龐大的粉絲群體進行定向營銷,從而將粉絲轉化為購買力。據Analysys易觀預測,2016年中國網紅產業規模將達到528億元人民幣,2018年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網紅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可以當作一種商業產品來看。
【2016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44億 “網紅經濟”趨多元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2月在上海舉行并披露消息稱,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44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互聯網產業研究部主任劉越指出,中國網紅的內容生產逐步實現專業化,未來網紅經濟將從泛娛樂領域向財經、動漫、體育競技、健身、美食等垂直領域發展,網紅變現模式將更加多元。
【視頻直播火熱背后:資本瘋狂介入】過去成為網紅的變現渠道比較少,一直到了直播時代,網紅才有成為“經濟”的勢頭。2016年堪稱為直播社交元年,直播APP層出不窮,馬云宣布天貓將入駐美妝、旅游等視頻直播領域,而“國民老公”王思聰也投資了熊貓TV。據媒體報道,5月22日,歡聚時代旗下虎牙直播宣布獲得7500萬美元(約合5.16億人民幣)A輪融資;5月24日王思聰投資的熊貓直播宣布獲得10億人民幣B輪融資;在5月31日晚間,花椒直播確認已完成10億元B輪融資,其中包含天鴿互動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披露的1億元對花椒直播的投資。
網紅經濟為什么會紅?
【網紅難以持續 網紅經濟卻正紅】互聯網時代,網絡生活被“網紅”包圍,“網紅”也反過來豐富著人們的網絡生活。網紅經濟已成為互聯網行業發展到現階段的一種現象級產物。不過,成為“網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中國電商紅人大數據報告》分析,網紅必須有敏銳的審美能力和判斷某個行業發展趨勢的能力,還要有超強的個人魅力,某些方面的意見領袖身份,以及團隊調度、場景氛圍影響力等綜合素質。因此,網紅能持續維持熱度并不容易。
【內容為王,得消費者得天下】自媒體迅速發展,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驗。“網紅經濟的走俏意味著整個互聯網產業已經發展到3.0時代了,1.0時代是產品為王,得產品得天下,2.0時代是渠道為王,得渠道得天下,3.0時代則是體驗為王,得消費者得天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戰略營銷系副教授周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具體講述了網紅經濟所帶來的全新商業模式。網紅時代就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網紅市場,得消費者得天下。
【網紅經濟初具產業鏈】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在線直播/網紅行業專題研究報告》分析,如今的網紅經濟已經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游緊密聯動的專業化生產產業鏈,網紅更像是一種產品,上游負責生產產品,中游負責推廣產品,下游負責銷售產品,形成了擁有推廣渠道、內容、銷售途徑等環節的營銷閉環。不同網紅變現方式也有所差異,但主要的變現渠道在于廣告、打賞、電商收入及付費服務,而當網紅成為了IP之后,其變現能力將更加強大,形象代言、出書、進軍影視界、衍生品制作等都可能作為變現的方式。因此網紅經濟能持續走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網紅經濟初具產業鏈。
走過“網紅元年”,網紅經濟還能紅多久?
【網紅經濟的紅利期到來】網紅已成為眼球經濟、粉絲經濟、社群經濟的一個入口。清博大數據發布的《2016網紅產業研究報告》顯示,基于圍觀效應實現粉絲經濟外溢,發掘網紅的商業價值,只有當圍觀人群變成網紅鐵粉,而又能持續生產內容、制造噱頭,才能實現社群經濟的外溢,產生商業價值。
【網紅再迎嚴監管,投資風險大】2016年,既是“網紅”興起的元年,同時也是“網紅”的整治年。2016年4月,文化部就查處了26個網絡表演平臺,關停4000多個涉嫌嚴重違規的表演房間;隨后,文化部相繼出臺《文化部關于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等規定,要求直播平臺“持證上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以及《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加強對網絡表演平臺的監管。 2017年5月24日,文化部通報稱,日前在故宮虛假直播的花椒直播平臺,因提供散布謠言和擾亂社會秩序,被處以行政處罰。這些被認為是“網紅”治理的具體體現。而“網紅”經濟的泡沫也開始顯現。2016年年底,被稱為“2016年第一網紅”的“papi醬”的投資方“羅輯思維”宣布退出投資。
【規避網紅經濟發展的痛點】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在線直播/網紅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網紅經濟發展具有四大痛點:一是低俗文化傾向隨時可能遭遇封殺;二是運作模式的同質化與可復制性,易產生審美疲勞;三是資本的介入將影響內容創作整體風格;四是受眾轉移成本低。因此,規避行業痛點,配合相關部門檢查,讓平臺承擔事先審查義務,成為網紅經濟繼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網紅市場亟需變現】正如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所說,這是一個“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的時代。網紅經濟現象的出現,是經濟低迷“口紅效應”的體現,即經濟蕭條時導致口紅等低價非必要之物熱賣的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隨著越來越多新一代網紅的涌現以及已經初具雛形的網紅變現模式,網紅經濟的未來不可小覷。至于“網紅”還能紅多久,仍要看與經濟的結合以及長遠的社會影響。
本文“深度分析網紅經濟還能紅多久”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企業間靠“燒錢”贏得一線生機的例子在創業項目中的競爭越來越常見了。但“燒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不全是益處。燒錢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效率的問題,還有人員急劇增加,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商業地產的沉浮瞬息萬變,沒有一種商業形態和模式可以始終主導市場。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 零售 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
近期,“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去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紛紛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密集發布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