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對此前的減持規定進行了多項修改,包括大股東在連續90日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數量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減持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個月內不得超過其持股量的50%;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受讓方在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等。
在近期個股普跌的情況下,減持新規的出臺會產生什么影響?市場對此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減持新規只是在交易規則方面的修補,很難達到效果;也有觀點認為這將改變長期以來一級市場盈利、二級市場虧損的局面。
過去約束大股東在二級市場的減持行為的規則確實存在一些漏洞,對漏洞進行修補本無可厚非,但修改規則的方式有待商榷,本應該給市場一個緩沖余地,至少應該多方征求一下意見,現在貿然修訂,并馬上實施,某種意義上體現了維穩式的監管思路,這并不符合監管者應該秉持的公平、公正、公開等三公原則。
在A股以散戶為主、估值總體上仍然虛高的狀態下,這個新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筆者是持中性看法的。各種曲線減持、斷崖式減持、清倉式減持、忽悠式減持,確實利用了一些漏洞,但如果資本市場的一些基本制度(IPO正常化、退市制度常態化、對操縱市場及內幕交易嚴格執法)不健全或得不到嚴格的執行,靠通過交易規則的修修補補,很難達到效果。
短期看,這次修改減持規則,會迎來利好和一波反彈,但從長遠看,如果股市一些基本制度不嚴格執行,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思路不改變,中小投資者最終還是難逃被割韭菜的命運。
端午節假期前的周末,證監會出臺了股東減持新規,盡管這可能短期內改變供求關系,或許對市場有一定提振,但這改變不了導致市場下跌的幾個宏觀大背景,投資者不要盲目樂觀,“估值太貴”加上“利率上升”或許讓中小盤股的熊市還會延續,只是變慢了而已。
中國股市或許要迎來一個“不破不立”的新時期,只有監管政策跟國際接軌,估值體系逐步跟國際接軌,讓更多的好公司在A股上市,并更多地讓上市公司業績來決定股價表現,我們才能迎來中國股市真正的黃金時期。
就目前的減持新規和交易制度本身而言,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散戶和公司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起到了公司上市、并購、定增之后的股價在一定階段內穩定的作用,讓參與的股東可以在未來實現價值變現。但就執行方面來說,可能交易制度還是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有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超過5%卻沒有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證監會給予的處罰相比其套現的資金僅是九牛一毛,上市公司股東的違規成本太低了。
對于投資者而言,監管層只有進一步加大監管、加強處罰力度,才能真正有效地堵住制度中存在的各種漏洞,才能讓違規者做到無法肆意違規套現。也只有處罰力度大幅提升,才能震懾住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肆意減持套現的沖動,才能確保A股市場更長遠更健康地發展。
在A股“散戶市”格局下,監管層必須出手保護毫無風險意識的小散,并對大股東及特定股東的減持行為實施最嚴厲的約束與監管。
我的基本判斷如下:
(1)上市公司玩資本、玩股權的難度增大、成本增加、風險加大,這將有利于倒逼上市公司專注主業、脫虛向實。
(2)大比例轉增再也無法幫助大股東及特定股東暴利減持,他們可能不再逼迫上市公司大比例轉增。
(3)定增減持納入強監管,私募及其他機構對定增的信心或興趣將大打折扣,為此,定向增發將無法再任性、猖狂。
(4)“定增+并購”的乾坤大挪移游戲難度增大,可能許多公司無法再玩。
(5)拉長減持周期,降低減持頻率,限制減持比例,這有利于遏制突擊式、偷襲式、集中式減持,尤其是清倉式減持,無節制、無道德、無底線減持。
(6)提高減持透明度,有利于穩定股價及股市預期,保護中小投資者。
從短期來看,減持新規對市場走勢的影響,我們也不能太過于樂觀。相反,減持新規可能會讓一些“玩股權”的投機資本自動退出市場,它不會明顯帶來市場資金增量。當然,減持新規有利于減輕二級市場“減持”賣壓,這將有利于股價穩定和市場穩定,并可能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
減持新規監管細節的出臺非常專業,細致的管控堵住了之前的監管漏洞,監管的核心是“杜絕清倉式的減持、過橋減持,嚴格控制大小非的減持力度”。
措施的出臺會極大地消除一級半、二級市場這兩個領域的套利空間。對監管層來說,他們可能不太希望市場主體通過制度漏洞、其他游戲手法進行獲利,更多地希望,參與主體從企業自身價值角度去挖掘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一級半市場的套利對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來說是相對不利的,這次監管加大了一級半市場的套利操作難度,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保護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利益。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這是把一級市場大股東利益、一級半市場交易者利益和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利益捆綁在一起。大家的財富積累需要通過上市公司貨真價實的業績來產生,而不是通過交易制度套利來產生。那么上市公司大股東以及管理層會把更多精力放在上市公司經營層面,做中長期的價值投資者。這次監管措施的出臺體現了監管層消除制度套利,更多強調價值投資和引導交易主體回歸上市公司基本面。
在過去的半年多里,中國的A股市場經歷了持續下跌的震蕩,但A股上市公司被重要股東減持了750億元的資金,其中有103家上市公司遭遇了重要股東清倉式的減持,也就是說在熊市中仍然有人賺了很多錢。
新規對各利益方都造成了新的約束條件:
(1)對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大股東來說,清倉式減持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為每三個月的減持量被嚴格控制在1%以內,他們要割散戶韭菜的速度大大下降。
(2)對于VC和PE機構來說,在過去幾年里,這些公司通過推動上市公司的并購以及參與IPO等方式獲得了大量的股份,新規讓其退出速度開始下降,由此會極大影響上市公司的估值。甚至有人認為那些垃圾股的殼資源價值會被繼續低估,最終回到一錢不值的底部。
(3)對于創業企業來說,在過去幾年里,它們做了A輪、B輪、C輪,新規讓那些投資公司的退出效率下降,所以融資會變得更加困難和謹慎。
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本屆證監會在IPO上的大膽放閘,以及監管政策的頻繁出臺,可以說是兩個非常鮮明的特色,因此也遭到了很多的詬病,甚至很多人對本屆劉主席非常不滿。在我看來,目前所有的陣痛其實都是去泡沫化的過程,中國的資本市場本質上并沒有改變投機的特點,在未來中國的股票市場將不再是投機者的天堂,這一點基本上是可以被肯定的。
對于減持新規,我認為最重要的特點是:拉長了時間,一年之內不能減持解禁規模超過50%;堵住了漏洞,過去通過各種過橋然后減持的漏洞堵住了;先頒布定增新規,然后再頒布減持新規,從源頭控制,從出口限制。
最近市場持續下跌,股民的情緒比較低落,因此在這個時候公布減持新規,毫無疑問有救市維穩的意思,也體現了管理層對市場的保護。
這個規定出來后,對于“大小非”來說,肯定是利空,實際上將他們解禁的道路封得小小的;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利好。但是,中國股市的健康和完善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不是靠一個減持新規就能完全將市場帶到一個新高度的,必須要全面、體系的制度化建設。
尤其是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面,必須要完善并堅決執行,否則大量新股上市,但是退市卻很難,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只有有進有退,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股市才能長期健康。
減持新規將極大地緩解限售股解禁減持壓力,尤其對定增限售股“解除限售之日起12個月內,減持數量不得超過其持有該次非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的50%”的要求將顯著減輕定增股份集中減持的壓力。此外,對于市場關心的股權質押風險,減持新規將質押股權的強行平倉納入減持監管范圍,可以減輕此類減持給市場帶來的壓力,降低了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概率。
從長期影響來看,減持新規重在引導上市公司股東行為長期化,未來股東將更加關心實體經營,而非短期股價或資本套利空間,二級市場投資也將進一步回歸價值。
減持新規的初衷,是通過對股東及董監高限售股減持的約束,讓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相匹配,在財富再分配中中小投資者不再只是被掠奪者,市場資源配置時產業資本的套利沖動讓位于服務實體經濟。
減持新規的意義,就在于謀求資本市場多重功能的最大平衡,以這種平衡來維持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從而為資本市場的更大改革贏取時間。暴漲暴跌的市場,注冊制改革很容易被“妖魔化”。減持新規,和嚴監管系列措施一樣,將為注冊制改革清障。
本次減持新規也還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將公司業績與限售股份解禁相掛鉤。當年業績大幅下降甚至虧損的公司,應一律禁止大小股東減持。上市之后業績大幅變臉的新股,也應延長其限售期。同時,新規也沒有明文鼓勵那些自愿延長鎖定期的股東,比如信捷電氣,大股東自愿鎖定限售股5年,董監高自愿鎖定3年,對于這樣的公司,應在稅收方面進行鼓勵,引導更多的大股東和董監高自愿延長鎖定期。
陸挺:預計今年6~12月的減持規模將從原來的1500億元降至1200億元以下
重要股東的“清倉式”減持、精準減持是以損害作為市場基石的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為代價。重要股東、特別是大股東急于減持股份,還可能導致企業目標短期化,忽視中長期的戰略規劃。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
減持亂象也不利于建立公開透明高效平等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籌集資金,當中小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證,參與度就會降低,市場流動性也會大打折扣,股市籌集資金的功能將受到損害;而籌集資金主要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而非成為大股東的套現工具。
新政出臺后,按照今年前5個月的實際減持情況,未來的減持規模將下降20%。考慮到信息優勢消除后,大股東減持將更趨謹慎。因此,動態地來看,減持規模減少的幅度很可能要遠遠大于20%。預計今年6~12月的減持規模將從原來的1500億元降至1200億元以下,中期利好市場整體走勢。
本文“減持新規出臺,監管層為A股止血”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順豐已被阿里從物流選項中剔除
下一篇:可燃冰或將納入新興戰略產業目錄
財經365訊 又到歲末,資本市場也到了總結今年、展望明年的時點。近期,證監會領導班子頻繁在數個公開場合亮相,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主席助理張慎峰、宣昌能相繼公開發表主題演講
8月15日,證監會在公開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擴展了多層次資本市場對企業服務的覆蓋面,使更多的中小微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優化融資結構,切
減持新規出臺80天 違規減持行為仍時有發生 市場人士建議,監管部門可進一步出臺更強硬的舉措加以應對 截至昨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已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