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時分,由于廣州市內限制大貨車通行,位于珠江口龍穴島上的南沙市場采購出口商品集中檢管區(以下簡稱檢管區)總顯得比較清靜,偶爾有大型貨柜車進出。但從下午3點開始直到第二天凌晨,這里變得非常繁忙,去年共有31萬標箱從各個批發市場載滿商品來到這里,再開到碼頭裝船出口。
由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南沙檢驗檢疫局)首創的“全球質量溯源體系”作為南沙自貿區新一批的可復制推廣經驗正式發布,被視為南沙引領國際監管規則,推動自貿制度向國際規則轉變的一項重要成果。這一體系的雛形正是誕生在這個看似簡易的檢管區。
這里是全國首個市場采購出口商品集中檢管區,全程無紙化、智能化運作,在大數據分析和風險防控的基礎上,對需查驗的貨柜平均每16分鐘完成作業,無需查驗的即刻放行,但卻只需6名工作人員運營。與它的高效、先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沙檢驗檢疫局設在這里的辦公室目前只是一排藍頂白墻的簡易鋼板房。“這里是個簡陋的地方,但我們的管理卻是最先進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的第一站被安排在這里,南沙檢驗檢疫局希望說明,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思考在一開始就是與眾不同的。
好貨走南沙
“價值傳遞是核心”,南沙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劉家君在采訪時多次強調這個理念。實際上,該理念在南沙局最初探索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時已經顯現出來。
廣東是中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最大的省份,在廣州的上千個批發市場,境外客商源源不斷地將商品采購回自己的國家。隨著出口量的增加,采購方式由隨身打包攜帶逐漸發展到郵寄,再發展到集裝箱拼裝出口。為了更高效地對出口商品進行檢驗檢疫,2013年4月,廣東檢驗檢疫局決定在南沙口岸首創市場采購出口商品集中檢管模式。
集中檢管意味著必須創新管理機制和技術,市場采購商品來自各個批發市場,一車貨物往往裝載幾十種乃至上百種商品,不可能針對每一種商品進行查驗。“過去的方式沒辦法做監管,所以當時我們創新出線上監管系統結合線下檢管區的管理模式”,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個系統成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基礎平臺——廣東“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的雛形,通過它工作人員可以追蹤到商品具體來源,通過大數據積累可進一步掌握商品質量。
這對檢管工作是個極大的促進,但南沙檢驗檢疫局不想簡單地把這套系統當作提高效率的工具。
劉家君介紹說,過去檢驗檢疫部門只是履行自己的職能,“檢驗合格才可以走”,而南沙檢驗檢疫局希望通過市場采購集中檢管區的改革,來形成“好貨走南沙”的局面。
通過風險管理、信息管理理念形成自動布控和精準風控,經查驗合格的商品,地方政府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予以補貼,在南沙就走得快,成本低,出境以后有信譽;而差的企業在這里只要被查獲,不但成本高,時效低,對違反檢驗檢疫法規的違法行為將依法調查并實施行政處罰。
在劉家君看來,“追溯”與“溯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強調通過監控來問責,而后者的本質是價值傳遞,讓消費者買商品有保障,也為企業提供了傳遞價值、彰顯品牌的渠道。
“這就發生了一個監管方向的轉變:讓質量好的中國制造在南沙出口的過程中,出口成本極低,企業有良好的獲得感,形成一個良幣驅逐劣幣,好貨走南沙的新局面。”劉家君說。這個過程是一個價值傳遞的過程,也是南沙在市場采購方面對“溯源”的最初探索。
已發溯源碼2000多萬
無論你在京東、天貓、唯品會或是蘇寧、1號店上購買國外商品,只要是發自南沙倉,都可以用CIQ溯源APP掃描商品包裝上的“真知碼”來獲得商品的原產地、生產、物流及檢驗信息,此外還會有商品已過期、需要召回、檢驗檢疫未放行等特殊狀態提醒。如果商品質量有問題,還可以“一鍵投訴”到檢驗檢疫部門。
2014年,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開始業務綜合改革,南沙檢驗檢疫局在此框架下開始試點溯源體系,并在2015年6月正式上線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1.0版,在跨境電商先行先試。“好貨走南沙”不只局限于出口了。
依托2013年就上線的“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形成“一個平臺三個系統”的運行機制。第三方檢驗公正系統接入有資質的國內外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這些機構和企業把搜集到的各個環節的質量信息通過接入系統發到“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作為監管部門實施合格評定的參考依據。
閉源性CIQ溯源碼系統,給每個商品貼上具有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真知碼”,實現商品“一物一碼”和DNA級認證,確保溯源信息安全可靠。質量溯源碼信息查詢系統:一個是“智檢口岸”的公共服務平臺,另外一個是手機APP,企業和消費者都可以通過雙通道來查詢溯源信息。
2016年9月,全球質量溯源體系上線2.0版,覆蓋范圍由原來的跨境電商擴展到了南沙口岸全品類的商品和各種貿易方式。廣東向全球發出“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倡議”,得到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西班牙、泰國等國家的積極回應。
目前,京東、天貓、唯品會等大型跨境電商平臺都接入了全球質量溯源體系。2015年京東跨境電商業務落戶南沙,京東國際供應鏈高級總監韓鎏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南沙口岸的效率最高,檢驗檢疫方面所提供的便利條件最為創新,所以三分之一的跨境電商業務都放在這里。
溯源體系讓消費者能夠切實知道商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信息,說明京東的商品得到了監管部門的認可,得到了檢驗檢疫部門的背書,對銷售也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韓鎏介紹說,在澳洲等地的供應鏈上游,京東也在積極推廣南沙的溯源機制,得到許多供應商的積極回應。
目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已發溯源碼2000多萬,商品貨值達到400億美元,6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主動加入工廠級的溯源,消費者掃碼超過220萬掃碼查詢量,遍布國家各省份和北美、大洋洲、亞洲等地。
讓國際貿易回歸價值核心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受到多個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和檢驗檢疫局兄弟單位的關注。一年來,來南沙局考察調研的人員多達400多批。
4月10日,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湖南省商務廳、湖南局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在湖南省全面復制推廣。此外,湖北、內蒙、江西、遼寧、甘肅等多地政府也主動來到南沙考察學習并有意復制推廣。
今年2月16日,國家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重要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國上下一體、協同運作的重要產品追溯管理體制、統一協調的追溯標準體系和追溯信息服務體系。
面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復制推廣熱潮,作為首創者的南沙局喜憂參半:好的一面在于,這種做法被很多人認可接受;壞的一面在于,容易出現重復建設現象。
“復制推廣要有清晰的、統一的目標思想,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建設”,劉家君認為目前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復制推廣缺少主體。“如果各自建各自的,當老百姓拿著多個APP去掃商品的時候,溯源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他認為,首先應以 “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基礎系統,然后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進行復制推廣應用,否則會造成新的信息孤島和識別混淆。“至少廣東省、廣州市應該考慮這個問題。”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好處是多方面的,政府監管效能大幅提升,檢驗檢疫進入“讀秒”時代。產業集聚方面,市場采購出口每年的業務量增速超過30%,直接推動南沙港區新增31條國際航線。去年跨境電商入境批次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2倍。同時,在打擊假冒偽劣方面,南沙局通過該體系查到的假冒偽劣線索和每年行政處罰的案件數量在全國檢驗檢疫系統的遙遙領先、一枝獨秀。
當然,廣東與南沙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賦予的期望遠遠不止于此。
今年2月27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到南沙自貿區調研,對檢驗檢疫部門打造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高度認同,認為這是由自貿經驗向國際規則轉變的典型范例,有效推動了南沙自貿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建設。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主張“共建共享、真實安全、開放便利”的方針,這意味著全球企業、消費者、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乃至國家都可以參與共建,讓好商品的價值得以傳遞,從而使國際貿易回歸到以價值為核心的本源上。“我們思考的角度是一個全新的貿易生態和國際貿易規則,希望通過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規則,讓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真正成為一個全球的體系。”劉家君說。
本文“南沙: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起點”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全域規劃:促進西藏旅游產業升級
下一篇:“一帶一路”:中國交建出海記